项羽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有哪些(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
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主导分封诸侯如强盗分赃,让所有人都不满意
项羽的失败,除了历史和阶级的根源之外,在于其诸多做法过于自信和迷恋武力,在胜利之后志得意满,失去了乘胜追击,一统江山的主动权,直到最后兵困垓下,全军覆没。因此,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有三个方面。

1.项羽得胜之后“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的做法十分小家子气,缺乏大政治家的气度和胸怀
项羽在鸿门宴之后虽然得到了咸阳宫室,但其做法是典型的军阀作风,大肆抢掠,烧毁秦咸阳宫室,然后放弃关中平原的肥沃土地和王兴之地,想回到江东父老处夸耀战功富贵。项羽的这种做法是没有大政治家应有的胸怀和视野的。

因为要真正取得天下,就要依靠关中平原威压四海,从而定鼎革新。但项羽背关怀楚的做法实在匪夷所思。更为重要的是,项羽对秦宫室的掠夺和焚毁,犹如乱兵强盗,根本没有想着在此地经营发展。同时,放逐义帝而自立的做法形同背信弃义,因举兵之初义帝为各路诸侯豪强共同尊奉的领袖,项羽完全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完成自己的大业,但放逐的做法实为下策。

2.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经营天下”的蜜汁自信,是导致败亡的导火索
当然,项羽的武力值在当时可谓举世无双,无可匹敌,因此战无不胜,在巨鹿之战中坑杀秦卒二十万名震天下,为六国报了当年灭国之仇。但对武力的绝对迷信蒙住了项羽的双眼,虽有百胜,但有一败便身死国灭。

项羽对自己武力的迷信,会导致其不信任下属,麾下缺少谋士和武将,并消解了豪杰之士为其建功立业的决心。项羽认为自己天下无敌,完全依靠便能够一统江山。因此在项羽阵营之中,除了自己,没有真正的大将。但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朝代的建立都不是依靠一人之力所能支撑,故而项羽在四面楚歌之时已经注定了败局。

3.项羽最大的错误还在于分封诸侯,这让其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成为众矢之的
项羽无可匹敌的资历当然有资格主导分封胜利果实,但经过了秦朝的大一统之后,仍然幻想回到分封制时代,这是历史的倒退,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开倒车的都将被抛进历史的垃圾桶,项羽也不例外。
项羽自身阶级和认识的局限,导致其主导了分封的大局,但其分封有点强盗分赃的意味,导致无论得封还是不得封的都不满意项羽主导的分封结果,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很多中立势力倒向了刘邦,并形成了新的混战局面。

概而言之,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有三:
其一,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此做法目光短浅,狭隘虚荣,并且背信弃义,缺乏大政治家应有的胸怀和谋略;
其二,自矜功伐,奋其私智经营天下,项羽胜利后居功傲慢,过分迷信自己的武力和能力,并欲以此争夺天下;
其三,分封诸侯,成为众矢之的,项羽分封诸侯,属历史倒退,无论得封和不得封的都抱怨项羽为天下宰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