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社会文人的世俗化,自然也就造成了此时文化、文学的世俗化
唐代社会文人的世俗化,自然也就造成了此时文化、文学的世俗化。唐代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便是其极易于流传,有着很强的市民、世俗的性质。我们都知道,唐代乃是一个文学的盛世。这个时代文学的繁荣兴盛,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统治者文艺政策的开放自由、六朝以来文艺技巧、理论的不断积累,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等等。然而,此时文人、文学的世俗化,则无疑为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六朝时代的文人,虽然对于当时在民间流行的文学如诗歌、小说等也颇感兴趣,并不时地加以模仿、采撷,但由于他们多数是士族阶级的成员,因而其自身的创作与民间的文学便也有着甚大的距离。与之相比,唐代的文人多数出身于平民阶层,他们的心态、经历、创作自然就更加贴近于大众的日常生活;同时,科举制的实施使得教育大为普及,这就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更多的读者和受众。
于是,唐代的文学在很大程度上便成为一种流行文学,而平民们的生活百态、下层文人丰富的经验、阅历也使得唐代文学的题材、内容大大地扩展,空前地增多了,它的现实色彩也更为浓郁了。就此时主要的文学体裁诗歌而言,已不再局限于六朝时代那样的对于山水的描摹,以及对于宫廷艳情生活的刻画,它们歌咏的对象,则已扩展到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例如描画大漠风光、军旅征战的边塞诗,叙写官吏的奢侈贪婪、民生的哀怨疾苦的悯农诗,以及怨叹舟车劳顿,落魄思乡的羁旅诗等等。另外,像朝政得失、歌舞宴乐、通商聘问、饯别送行,以及自己希求富贵、安定社稷之志,乃至于琴棋书画、诗文评赏等,均被纳入了唐人诗歌创作的范畴。
唐代社会世俗化的倾向,还使得唐代文学带上了鲜明的通俗化、娱乐化的色彩,而这种特色则使得当时的文学的文采性和情趣性大为增加。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提到,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唐代文人之中,出现了一批以进士的身份扬名于世的新兴词科之士。

这一批擅长于吟诗作赋的新进才子与六朝文士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极为重视“情感”,而在此之外,唐代的进士词科之士还多显得轻浮风流,喜好声色之娱。这样,词科之士便与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的青楼娼妓有了很多的关联瓜葛。由此,唐代文人的许多燕乐酬和之作中便出现了大量文采斐然而又深富于艳情的作品;这些作品同时也带有浓厚的市俗娱乐的气息。
唐代文学的繁盛与世俗化,自然也就意味着同一时期小说的繁盛与世俗化。唐代是一个文言小说极为兴盛,并且走向成熟的时代。在世俗化风气的影响下,唐代文言小说不仅数量剧增,其题材、内容也大为丰富,其中的人物形象也更为生动、丰满,更富于市俗现实生活的气息。唐代的小说中,虽然仍有一大批以神仙鬼怪为主要记叙对象的志怪之作,但反映现实生活、展示人物百态的内容,则大大地增多了。

在一些被称为“传奇”的篇幅较长的小说中,这种倾向尤为明显。例如《柳氏传》记录的是诗人韩翃与歌妓柳氏的爱情故事;《霍小玉传》亦记录了进士李益与娼妓霍小玉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乃是“负心汉”故事的典型;《李娃传》记录的也是书生郑生与妓女李娃的爱情故事,不过此故事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这样一系列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乃是后世通俗小说中极为重要的一类,也正体现出在那个世俗化的社会中,词科类的进士才子与章台青楼中的卖笑娼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外,像《长恨歌传》记叙的是帝王妃子的爱情传说;《无双传》在歌咏男女情爱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中唐时代政局的混乱以及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虬髯客传》所关注的则是豪侠、英雄与天命。另外,像《柳毅传》《秦梦记》《南柯太守传》等传奇小说,虽然主要在叙写神怪异闻,但其中所体现出的人物情感、世事百态,较之六朝志怪,则显然要丰富得多。

唐代是一个文言小说走向成熟的时代。这不仅表现在它题材的多样、内容的丰富,而且还表现在它文艺性的大大提高上。六朝的小说虽然已经有了篇幅甚长的作品,但由于创作者大多秉持着一种作史的、“实录”的态度,这种作为“史之余”的“小说”,与当时文人心目中的“文”,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故而它们都不太关注小说的文笔以及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但是,唐代的文人,尤其是那些倡导古文运动的文士,则大都秉持着一种“杂文学”的观念。在他们心目中,历史传记、诸子之论著以及各种诗词歌赋均可以列入“文”的范畴。这样,身为“史之余”的小说,自然也可以被视为“文”之一类了。故此,唐代的古文家,多有以作“文”的笔法,来创作小说的。小说的文采性、文学性自然因之有了相当大的增加。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云:

唐之举人,先藉当时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盖此等文体众备,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
行卷与传奇小说的关系,虽然颇有可以商榷之处,但从此段文字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在唐人心目中,史、诗、文是可以融为一体的。这种互融的倾向与习惯遂使得当时的小说之中掺入了大量的诗、赋类韵文。像《长恨歌传》便有一首《长恨歌》与之相配,《莺莺传》也有《会真诗》与之做伴;而《柳毅传》《柳氏传》《秦梦记》等小说之中也都录有相当多的诗、赋之类。这种习惯自然也使得此时小说之文采性有了大大的提高。

另外,从许多小说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唐代人有一种因聚谈故事而创作小说的习惯。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为了消遣、娱乐而讲故事,讲故事者为了逞才炫能,以博旁人的欣赏,自然就会想出各种办法来使故事更生动而富有趣味性,使其情节更为复杂曲折。这便促成了唐代小说篇幅的加长,其故事性也更加显著了。总而言之,在世俗化倾向的影响下,唐代文言小说的题材、内容大大地丰富了,它的文艺水平也空前地提高了。这些文学方面的进步,在妖怪小说方面也有着显著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