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经典名言10句,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官员。祖先世代为太史,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期担任过太史令。

司马迁二十岁时曾经离开长安前往各地游览,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并着手整理了许多地方的风土民情和经济生活的笔记资料。汉武帝元丰三年,司马迁接替父亲担任太史令,有机会阅读汉朝馆藏图书典籍。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期间,因为替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遭受宫刑,蒙受奇耻大辱。
本文选取司马迁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
太史公、愿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
再次拜谢陈言,任安任少卿足下。
点评:出自《报任安书》。任安,字少卿,是司马迁多年的好朋友。任安早年贫困,后来被举荐为官。后来,任安因为牵涉太子刘据谋反案,被汉武帝以「坐观成败」之罪,处以腰斩。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
士人只会为知道自己者效力,
女子只会为爱自己的人装扮。
点评:钟子期是楚国境内的樵夫。有一天,晋国大臣俞伯牙在汉江边弹琴。钟子期听到后说「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俞伯牙觉得钟子期便是自己的知音,二人便义结金兰,相约来年中秋再见。
然而,钟子期不久后便因病去世。俞伯牙认为世间再没有知音了,一生不再弹琴。
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
就算我有随珠和璧那样的才能,
有许由、伯夷那样高洁的品行;
但是,终究还是不能引以为荣,
反而会被人耻笑,让自己受辱。
点评:司马迁悲叹自己遭受宫刑,即使很有才能,但是世人看他不是完人,也会耻笑他。
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自身修养,是智慧的积累;
乐善好施,是仁德的开端;
索取得当,是道义的体现;
耻于侮辱,是勇敢的先决;
树立名声,是品行的准则。
点评:司马迁的座右铭,人生格言。
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
灾祸没有比贪图私利更大的,
悲痛没有比心灵受创更大的。
点评:法国作家大仲马曾言「不为私利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种品德。」贪图私利将会招致灾祸。

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视,左右亲近不为一言。
家贫,钱财不足以用来赎罪,
朋友们也没有谁敢前来营救,
武帝身边的人没人替我说话。
点评: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惹怒汉武帝。让武帝误以为他在诋毁李陵的上司李广利将军。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是汉武帝最宠幸的妃子。
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卫之中。
我年轻时曾经自负才能出众,
长大后却得不到乡里的推誉。
幸赖武帝因为我父亲的关系,
让我能贡献自己微薄的才能,
在严密防卫的宫禁之中出入。
点评:「奏薄伎」即贡献自己的微薄才能。司马迁自述早年经历,曾经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但是,事情的结果却和当初的想法截然相反。
点评:司马迁感叹自己忠于朝廷,最终却蒙受耻辱。

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
李陵率军转战逾千里,
箭矢耗尽、无路可走;
救兵也没有及时赶到,
死伤士卒,堆积如山。
点评:司马迁为李陵辩护,也替自己辩护。
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总有一天会死;
有的比泰山还要重,
有的比鸿毛还要轻。
点评:司马迁认为由于死的原因和目的不同,意义也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