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百科 > 正文内容

古代皇帝临幸是什么意思(清朝宫廷史:什么是“幸宫”)

福瑞号2022-11-12 00:51:18问答百科525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又是一个边疆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加上各种清朝宫廷电视剧的轮番轰炸,故而民众对清朝宫廷秘闻感到好奇和新鲜。

有关清代皇帝宫廷内的生活特别是与众多后妃情感的宫廷生活,由于这是属于真正的宫闱禁忌,不可能公开见诸于正史。

古代皇帝临幸是什么意思(清朝宫廷史:什么是“幸宫”)-图1

但也有些乱七八糟的传闻,可以从中探知了解皇帝“幸宫”之谜。

何为“幸宫”?

在古代,皇帝去某一个地方或者某位妃子居住的宫殿,就被称之为“临幸”。

在众多传闻中,最为广为流传的一种传闻是,清朝皇帝在每天用完晚膳后,一般会留在尚书房阅读批阅公文和奏折,但是有些时候,皇帝兴致来了,也是在晚膳后,决定哪个妃子进行侍寝。

每个妃子有一块宫牌,也就是所谓的绿头牌,和清朝宫廷电视剧里演的那般,这块牌面上写的是妃子的姓名。

古代皇帝临幸是什么意思(清朝宫廷史:什么是“幸宫”)-图2

备好了晚膳之后,敬事房大宦官会将几十块绿头牌放在一个大银盘中,于是这些牌子也被称之为膳牌。

等皇帝用完晚膳后,皇帝如果回自己寝宫或者尚书房处理政务,那么大宦官会撤掉牌子。

如果皇帝兴致来了,大宦官有所会意,就会举牌跪于皇帝面前。

有些时候皇帝临时没了兴致,就会说“去”。

若有属意妃子,想要妃子过来陪陪自己,则会在银盘中拿出一块牌子,扣过来,背面向上。

大宦官就拿过此牌,交给另一名手下伺候的小宦官,这位小宦官就专门负责把妃子背扛到皇帝寝宫来。

古代皇帝临幸是什么意思(清朝宫廷史:什么是“幸宫”)-图3

这名妃子进了皇帝的寝宫后,则由小宦官将妃子从皇帝脚下送进去,妃子一骨碌钻入被中,敬事房大总管与驮妃的小宦官立候于窗外,听候动静,做好记录,旁边有专人在起居录里面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皇帝临幸某妃子。

临幸的时间长度是固定的,到了时间,妃子必须离开皇帝寝宫,如果临幸的时间太长了,太久了,则在窗外的大总管必然声高气足的高唱:是时候了。若皇帝不听,依然在临幸,不答应把妃子抬走,大总管隔一段时间就会再唱,这样反复三次。

等到皇帝临幸完毕,命小宦官入内,妃子则仍由皇帝脚下退出,由小宦官再背回去(《中国深宫实录》)。

在另外一本文献资料《爱新觉罗家族全书》中记载:当皇帝临幸妃子之后,大总管会跪地向皇帝请命“留不留?”这是问皇帝,这位妃子要不要留下子嗣。如果皇帝说“留”,则在内务府一本专门的册子上注明某年某月某日临幸某人,用来作为未来这位妃子妊娠的有效证明;如果不留,大总管就会命令周围的小宦官取这位妃子身上某穴道按捺,这样就可以使她不孕,从而无法诞下子嗣(效果好不好,没有记载)。

古代皇帝临幸是什么意思(清朝宫廷史:什么是“幸宫”)-图4

如果皇帝没住在皇宫,而是住在圆明园的话,那就不会去用这套方法。

在《中国深宫实录》记载:在圆明园,膳牌之法依旧使用。但是皇帝召幸妃子,就在妃子住的园子门前悬挂一个大大的红灯笼,在其它行宫也是这样做(原来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有历史原型的)。

宫女们进入宫廷后就要全部梳辫子,一旦被皇帝召幸并获得相应的封号,就要把头发盘上去。

也有时人在笔记中记载(《清稗类钞》有记载),认为皇帝晚上夜宿在某地方,临幸某人,内务府都是要登记造册,并全部报告给皇后。若有不合规矩的行为,皇后则可以惩罚皇帝身边的小宦官,以达到劝诫皇帝的效果,如果太过逾矩,到时,皇后可以在皇帝寝官门外背诵王朝祖训,皇帝必须在自己寝宫内跪下,听完祖训才作罢。

咸丰六年(1856年)春,咸丰皇帝住在懿贵人处(也就是未来的慈禧太后)多日,荒废朝政。孝贞(也就是未来的慈安太后)便头顶祖训,到咸丰皇帝寝宫外,跪正,命小宦官请皇帝立刻起床,听训。

咸丰皇帝被吓到了,立刻制止说,我马上要早朝了,不用念了,我直接去。咸丰皇帝不一会儿就从早朝退朝回来,看到坤宁宫孝钦(慈安太后)还跪在地上,懿贵人则坐于正中,历数自己过去的种种过失,并当着咸丰皇帝的面用杖责辱她。

古代皇帝临幸是什么意思(清朝宫廷史:什么是“幸宫”)-图5

在封建王朝,特别是靠后的封建王朝,宫廷有整套越来越完善的制度。

但是皇帝既是至高无上的天子,就拥有无限的权力,对宫廷内的事务就可以为所欲为,虽然有所谓的祖制或某些宫廷规矩,却根本无法真正约束皇帝的作为。

比如《清帝列传》中记载:咸丰皇帝在圆明园中居住的时候,就做过一件十分荒唐的事,那就是雇佣几十名民女,在宫廷内打更巡逻。每天夜晚都必须有三人轮流守在皇帝寝宫外,每个民女手上都绑上一个铃铛,在外摇动,琳琳作响,咸丰皇帝可以随时召外面的民女侍寝。

古代皇帝临幸是什么意思(清朝宫廷史:什么是“幸宫”)-图6

这些到底是野史还是真史,已经很难说清。宫廷妃子之事,毕竟涉及皇室秘闻,所以只能从一些民间野史中略见端倪,是真是假那就只能看自己信不信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福瑞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furui.com.cn/1033.html

“古代皇帝临幸是什么意思(清朝宫廷史:什么是“幸宫”)” 的相关文章

脱粒机打一成语(“赏花灯)

脱粒机打一成语(“赏花灯)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中国地道的情人节。 自古以来,适逢元宵节,我国民间就有“观灯猜谜”的习俗。据记载,猜灯谜自南宋起开始流行,至今不衰。最初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后来,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因而流传开来。...

沆瀣怎么读(忽然火起来的生僻字)

沆瀣怎么读(忽然火起来的生僻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有才的就更多了。前些日子,一首叫《生僻字》的歌火了起来,看了里面的歌词,不由感叹:太有文化了。我们今天也一起来学习下,感受一下老祖宗的智慧。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上面的字你都认识几个?是不是看的眼晕,简直怀疑人生?没关系,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下它们。跟着上面的拼音读一读,是不是...

景泰蓝原料是什么(景泰蓝主要原料——釉料简介)

景泰蓝原料是什么(景泰蓝主要原料——釉料简介)

大家都知道形成国宝艺术品景泰蓝绚丽色彩的是各色的釉料,即珐琅。 景泰蓝的历史有600多年了,从元末由大食传入中国,元代景泰蓝存世相当少,明朝开始景泰蓝开始正式走上历史舞台,明朝景泰蓝无论是造型还是工艺或是珐琅原料上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并被列为宫廷御用品,景泰蓝之名也由此而来。但是大多数人以为珐琅釉料...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阳谷民间故事传说“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阳谷民间故事传说“千里送鹅毛)

《阳谷吏千里送鹅毛》 杨俊生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是人们交往相互赠送礼尚往来经常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赠品不论轻重,关键是心意到了。这句话来自哪里,在阳谷县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自登基以来举贤用能,治国有方,国家大治,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渐渐好起来。在此情况下,全国上下从百姓到官府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