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的种类名称及图片(瓢虫的种类有哪些)
瓢虫的种类有:七星瓢虫、二星瓢虫、六星瓢虫、双七瓢虫、十星瓢虫、异色瓢虫、马铃薯瓢虫、澳洲瓢虫、十三星瓢虫、刀角瓢虫。
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体长5.2-7.0毫米,宽4.0-5.6毫米。虫体卵圆形,背面光滑并拱超呈半球状。刚羽化的成虫柔软,嫩黄色,2-3小时后,整个体躯和鞘翅变硬,颜色由黄变红,同时鞘翅上出现7个黑色斑点。

二星瓢虫
二星瓢虫(学名:Adalia bipunctata)瓢虫科大丽瓢虫属动物,是一种益虫,体长4-5毫米,卵圆形,小型、黄色、有黑点的瓢虫。头黄色,后缘有凹形黑斑。前胸背板黄色,上有1大黑斑,此斑前方多分4裂。鞘翅黄色或红色,或边缘黄色,标准个体上有13个黑点,此黑点在不同的个体上有消失或愈合的变异。

六星瓢虫
六星瓢虫(Oenopia formosana)是一种属于昆虫纲、鞘翅目、瓢虫科、巧瓢虫属的昆虫。六星瓢虫是小型昆虫,体长3.5~4.3mm,触角短鞭状,前胸背板黑色,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白色大圆斑。

双七瓢虫
昆虫名,为鞘翅目,瓢虫科。主要分布中国,日本等,益虫,体长3.3-4.0毫米;体宽2.6-2.9毫米。体周缘卵圆形。头部黄色,头顶黑色(雄)或头部黑色而复眼附近有黄色斑(雌);复眼黑色,触角黄褐色,上唇深黄色,口器大部分黄色。

十星瓢虫
十星瓢虫,属瓢虫科。体长9-14毫米,宽7-9.8毫米。体呈卵圆形,似瓢虫。体黄褐色。头部具细小而稀的刻点。触角短,第一节粗、末端3-4节呈黑色。触角短,第一节粗、末端3-4节呈黑色。每个鞘翅上有5个椭圆形黑斑。后胸背板叶侧及腹部各节两侧均有1个黑色斑。

异色瓢虫
异色瓢虫是瓢甲科、和瓢虫属完全变态昆虫。体长5.4-8毫米,体宽3.8-5.2毫米。虫体卵圆形,呈半球形拱起,背面光滑无毛。鞘翅的色泽及斑纹变异有多个类型。头部、前胸背板及鞘翅上具均匀而浅的小刻点,在鞘翅边缘部分刻点较粗稀而深。

马铃薯瓢虫
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是一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瓢虫科动物,体长7至8mm,半球形,赤褐色,密披黄褐色细毛。体长7~8mm,半球形,赤褐色,密披黄褐色细毛。前胸背板前缘凹陷而前缘角突出,中央有一较大的剑状斑纹,两侧各有2个黑色小斑(有时合成一个)。

澳洲瓢虫
雌虫体长约4毫米,宽约2.5毫米。体朱红色,被黄绒毛,黑色和红色相间。头部黑色,复眼黑褐色,触角黄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两个圆形黑点,后缘为一黑色宽带。前胸背板中央有两个圆形黑点,后缘为一黑色宽带。鞘翅肩角处有一肾形黑斑,翅中央和接近前缘中部,各有一黑斑相连,两翅相并,构成方形黑斑,后翅灰黑色。

十三星瓢虫
十三星瓢虫以成虫在树皮缝及墙缝等隐蔽处越冬。3月下旬出来活动,在宁夏的果树林木、枸杞、大麻等蚜群中普遍存在。体长6.0-6.2毫米;体宽3.4-3.6毫米。头部黑色,但前缘黄色,复眼黑色,触角、口器黄褐色。

刀角瓢虫
体长1.65-2毫米。体周缘短卵形,虫体突肩型。背面有光泽,披稀疏的细毛。头棕红色;前胸背板黑棕而外角棕红色;小盾片及鞘翅黑棕色。头棕红色;前胸背板黑棕而外角棕红色;小盾片及鞘翅黑棕色。腹面缘折、前胸腹板及腹部的外缘及后缘棕红色;中、后胸腹板及腹基部的中央部分黑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