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非常危险(警惕)
新冠病毒再次变异,危险程度大大提高!
“B.1.1.529变种可能具有500%的强大感染力。
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将最新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B.1.1.529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并用希腊字母“奥密克戎(Omicron)”为该新型变异新冠病毒命名。

作为迄今为止第五个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最高级别关注的变异株。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变异株病毒的致病性、传播风险等特征分为三类:需关注的变异株(Variants of Concern,VOC)、需留意的变异株(Variants of Interest)、进一步监测的变异株。其中最高等级VOC目前有四种毒株,包括眼下占全球传播90%以上的德尔塔(Delta)毒株。
11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在简报中表示:鉴于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存在免疫逃逸潜力和可能导致传染性增加,奥密克戎毒株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传播的可能性很高,未来可能会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激增,因此将奥密克戎毒株的全球总体风险评估为“非常高”。
下图为11.28日全球每日新增病例:

欧洲多国发现“奥密克戎毒株”确诊或疑似病例:
在过去的七天内,全球增长了3,791,916例病例,其中欧洲增加了2,290,979例。

关于Omicron毒株出现的已知最早报告来自非洲:
据南非政府公布信息称,上周,南非新冠感染病例突然急剧增加,从每天新增确诊200多例飙升至11月25日的日增2465例。起初,疫情暴发与一个大型学生聚会的超级传播事件有关。随后,科学家们发现了新的毒株B.1.1.529,最早的样本可追溯至11月9日。进一步分析证实,这种新变异株正在南非的许多其他省份快速传播。
11月24日,南非政府向世卫组织上报了这一新毒株的基因序列。几乎在同时,香港卫生当局在25日表示,香港已发现两例感染该毒株的病例。
南非不同种类病毒占比及占比所用天数比较:

俄罗斯防疫指挥部26日宣布,为防范新型变异新冠病毒,俄罗斯将从11月28日起限制来自九个非洲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外国公民入境。
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数据显示:德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76414例,累计确诊5650170例;新增死亡病例357例,累计死亡病例100476例。其中,该国官方用于监测疫情严重程度的“平均每10万人七日累计新增确诊病例数”(发病率指数)当天升至438.2。该指数自11月8日以来持续突破单日极值。
下图为德国七日平均新增病例:

当地时间11月27日,美国疾控中心(CDC)将南非、津巴布韦、纳米比亚、莫桑比克、马拉维、莱索托、斯威士兰和博茨瓦纳这8个非洲国家的旅行风险指数提升为“第4级”,即“非常高”。

截至目前,已有约20个国家国家和地区政府陆续发布或准备出台针对南部非洲国家航班和旅客的入境限制措施。
11月28日,钟南山表示:“这个变异株很新,虽然分子基因检测发现,它在受体结合部位有比较多的变化,但是它有多大的危害性、传播会有多快、会不会使疾病更加严重,以及是否需要针对它进行疫苗研发,还要根据情况来判断。现在下结论为时太早。”
奥密克戎来势汹汹,仍然值得我们警惕,特别是在国外留学的留学生们:提高警惕!注意做好疫情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