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高三政治复习: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及分析)

第一单元
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也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分析: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其他物品共有的属性,因此,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如自然界中的空气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能用于交换,不能成为商品,没有价值,因此,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2.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价值,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对商品生产者无实际意义。
分析: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价值,但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必须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如果商品生产者不能为商品购买者提供合格的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生产的离品就会卖不出去,商品生产者就不能实现“商品一货币”这一“惊险的跳联”,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3.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分析: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不仅仅是商品的有用性,即使用价值,还有其价值,人们关注的是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4.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分析:黄金只有作为货币时,オ是一般等价物。
5.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分析: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观念中的货币,执行流通手职能需要现实的货币。
6.只有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
分析:价值尺度是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能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但并非只有货币才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只要是商品,有价值,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7.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分析: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创造的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8.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因此,商品生产者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没有实际意义。
分析: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是正确的。但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生产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商品数量增加,在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商品生产者获利增加,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商品生产者总是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9.等价交换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一致。
分析:价值规律要求离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要求价值与价格相符。受供求关系形响,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与价值不一定相符,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离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
10.商品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分析:①等价交换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出现后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等价交换并非指每次商品交换都是等价的。②等价交换原则是在动态中实现的。等价交换原则不存在于具体交换的每一个场合,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③价格经常背离价值的现象,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市场竞争,供给和需求不平衡,直接影响了价格,才使之经常背离价值,但总体上仍是相符合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11.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其需求量一定减少。
分析: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该商品的需求量下降。但是,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会导致价格上涨其需求量不一定下降。如受“买涨不买落”消费心理的影响,商品价格上涨会使其需求增加。
12.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增加。
分析: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下降。
13.随着高速铁路的通车运行,航空公司的反应是提高票价,吸引客源。因为飞机和火车是互补商品。
分析:高铁通车,会给航空公司带来竞争压力,故航空公司应该降低票价,吸引客源。飞机与火车满足的是人们的同一需要,所以其两者互为替代商品。
14.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居民收入。
分析:生产决定消费,人们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靠生产创造出来的,大力发展生产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但生产决定分配,收入的多少最终来也是由生产决定的。
15.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居民的收入。
分析: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但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发展,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经济。
16.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应多发行纸币。
分析:纸币发行过多,会引发通货膨胀,纸币的购买力减弱,会降低居民的消费水平。
17.物价水平越低,说明消费水平越高。
分析:物价持续下跌,会影响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
18.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分析:生存资料消费在任何时代都不可缺少。
19.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分析:按消费的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20.恩格尔系数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分析: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而不是各类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21.恩格尔系数越高,居民生活水平越高。
分析: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食品消费属于生存资料消费,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越高,用于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的比例相对越低,生活水平越低。因此,恩格尔系数越高,居民生活水平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