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减值是指什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借贷方向及增减变动)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固定资产”科目的备抵科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就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固定资产的抵减项目,固定资产属于资产类科目,借方表示固定资产增加,贷方表示固定资产减少,作为抵减科目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时,自然记录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贷方,表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少。由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所以除了固定资产被处置时,会涉及到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并冲减,即从借方转出,否则固定资产存续期间,不存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情形,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在借方。
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根据“固定资产”会计科目期末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后净额填列,即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填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当固定资产被处置时,包括固定资产对外转让、出售,固定资产报废或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固定资产需要终止确认,作为备抵科目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也同样需要从借方转出,转出之后,该固定资产以及其备抵科目均无余额。
固定资产终止确认时,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并转出,具体分录如下:
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等
收到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
借:银行存款/原材料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主观原因,对外出售、转让等原因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记入“资产处置损益”;因已丧失使用功能或因自然灾害发生毁损等原因而报废清理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营业外收支。
对外转让、出售净利得: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资产处置损益
对外转让、出售净损失:
借:资产处置损益 贷:固定资产清理
报废净利得: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报废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