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个特殊官职,比皇上权力还大,200多年来只有2人当过

皇帝虽然是封建社会当中权利最高的人,但是在朝堂之上依旧会被臣子所制衡。如果皇帝的意见遭到了群臣的极力反对,除了少数能力极强的皇帝和和一意孤行的昏君以外,一般都还是会顾及大臣的想法。
因此古往今来的皇帝做得最多的事情便是集中皇权,在明朝直接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的权利也在明朝时期达到了最高。不过在清朝时期出现了一个权利比皇帝还要大的职位,在清朝历史上仅有两个人当过。

皇帝权力的巅峰
在清朝以前权利最大的官员便是丞相,是仅次于皇帝的存在。但在明朝丞相制度却被废除,因为朱元璋是一个极度重视集中权利的皇帝。在他登基以后,丞相制度便成为了限制他的最大障碍。
于是他决定废除中书省,将丞相的权力下放到六部。按理说没了中书省六部官员便成为了权力最大的一批人,以后有什么事情也可以直接和皇帝禀报对于六部官员来说应该也是好事。

朱元璋的这个决定也获得大部分臣子的赞成,但作为受益者之一的户部尚书吕昶非要和朱元璋对着干。朱元璋告诉他:废除了丞相制度,便可以不再出现类似于胡惟庸之类专权的奸相。吕昶说:有罪的是胡惟庸,丞相制度是无辜的。自从有皇帝以来,便是皇帝作为朝堂之主,丞相辅助治国。千百年来创造了多少的太平盛世,为何到了明朝就不行了。
朱元璋告诉他:丞相胡惟庸结党营私,欺君罔上,权利比他这个皇帝都大,哪里来的天下太平。如果一个皇帝离不开丞相那和阿斗有什么区别,他就是希望明朝的皇帝都能够上通下达,省的丞相从中作乱。吕昶告诉朱元璋:不是每个皇帝都能像他一样亲力亲为,如果出了一个能力差的皇帝就需要丞相的辅佐。

朱元璋一下就被激怒了,吕昶既然敢辱骂后世之君,说自己的子孙没有能力。朱元璋告诉他:明日上朝时谁要在提丞相制度,他就杀了谁。第二天吕昶还是来上朝进谏,朱元璋最终还是没有忍心杀掉这个老臣。但这并不能改变朱元璋的决心,他依旧的废除了丞相制度,而皇帝的权利也在朱元璋时期达到了最顶峰。
清朝摄政王的出现
按理说丞相制度废除的上百年,到了清朝应该没人能在制约皇帝,但是清朝却出现了一个皇帝权利更大的官职摄政王。皇太极死后,多尔衮独揽大权辅佐顺治帝继位,并且带着顺治帝入主中原。在此之后,他还逼迫只有六岁的顺治帝封他为叔父摄政王。

摄政王的权利极大,不仅在封号上凌驾于所有的王侯之上,还拥有着皇帝才有的祭天,围猎等权利。在他上朝之时所有朝臣都要跪拜迎接他,在他回府之时所有人都要亲自相送,可以说连顺治帝都无法享受这样的待遇。后来他还加封自己为皇父摄政王,权利和待遇比皇帝都还要高。
有时候连皇帝的行为都要受多尔衮这个摄政王的管控,某日顺治皇帝与孝庄皇后见面,让多尔衮先出去。多尔衮的脸色一下就变了,孝庄皇后赶紧制止顺治。但是顺治说:我不是皇上吗?他应该也要听从我的命令。这句话一下就激怒了多尔衮,他现在手握大权就算是想要废帝也是易如反掌,直接命人把顺治抱走,将他一个人关了起来。

晚上也只有苏麻喇姑能来照顾他,苏麻喇姑向看守的太监求情,希望能够让孝庄皇后见顺治帝一面。但却惨遭拒绝,在多尔衮一手遮天下,谁敢去做。即便之后孝庄向多尔衮求情,希望他能看在皇太极的面子上,见顺治一面。谁知道多尔衮直接说:皇帝怎么能够长期粘着母亲。由此可见,多尔衮作为一个摄政王却敢囚禁皇帝,他已经和造反没有什么区别了。
兴也摄政王,亡也摄政王
多尔衮觉得现在自己权利正盛,于是出宫放松放松。在京城的大街上他遇到了一个算卦的,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好像知道多尔衮要来,于是便说自己通晓古今,不管是什么都可以算得出来。成功吸引到了多尔衮。

多尔衮听到这也想见识一下,于是便问:你觉得清朝能坐稳这天下吗?算命先生告诉他:清朝现在确实是能够坐稳天下,但过不了两三百年便还是会灭亡。多尔衮听这话便问: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没想到却回了一句“兴也摄政王,亡也摄政王。孤儿寡母来,孤儿寡母走。”
多尔衮想了一下,发现每一句诗的前半句都还可以理解,自己这个摄政王带着清军入关,可以说是由此兴盛,而孝庄和顺治也算得上是孤儿寡母。不过他并不相信以后大清能够出现像他一样的人物,于是也并没有在意后半句的诗,觉得无趣也就离开了。

而这句诗也在后来所应验,大清朝果然是孤儿寡母来,孤儿寡母走。来的时候是孝庄和顺治,走的时候是隆裕和溥仪。兴也摄政王,亡也摄政王。清朝第一位摄政王便是多尔衮,在他帮助下清朝地完成了对天下的统一。清王朝的第二位摄政王便是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慈禧太后死后溥仪成为了大清朝名义上的掌控者,实际的大权还是在摄政王载沣手里。
载沣在个人能力上相对多尔衮还是弱了不少,在他接手清朝的时候已经是破败不堪。他想要收拾残局就必须使用雷霆手段,但他性格却已多尔衮完全相反,是一个十分仁慈宽厚的人,甚至别人想要杀他,他也不会对别人轻易动怒。

载沣掌权的第二年,他在回家的途中遭到了刺客的埋伏。但此事早已经被侍卫发现,而刺客也最终被成功地抓住。但是他并没有将刺客处决,看他像个读书人便打算将他放走。
而这个犯人在狱中的时候不但没有感谢,还大骂载沣是个小丑,而载沣不但不在意还依旧将他送了出去。而载沣这样的性格也注定无法挽救大清的命运,在他掌管权力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被所推翻,清王朝也在他这个摄政王的手里走向了覆灭,而他也带着溥仪逃回了东北,之后一生再也没有回到中原。

结语
当年多尔衮保护顺治帝从山海关入关,后来载沣保护着溥仪从山海关出关。同样的孝庄皇后辅佐的两代帝王,让大清王朝从这两代皇帝开始走向了兴盛。慈禧太后同样辅佐了两代皇帝,让大清朝从这两代皇帝开始走向了灭亡。清朝的历史似乎成为了一个轮回,清朝从哪里来,于是便又回哪里去。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