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原配夫妻脚挨脚,半路夫妻各顾各”啥意思?有道理吗?
人的情感世界是极其复杂多变的,而随着情感的变化,人的行为举止也会随之变化。作为婚姻的主角,夫妻之间的感情如何,会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婚姻生活的是否幸福美满。那么,农村俗语“原配夫妻脚挨脚,半路夫妻各顾各”是啥意思?又有什么道理呢?

这句农村俗语老话中“原配夫妻脚挨脚”的意思是,在原配婚姻中,夫妻之间绝大多数的人都能够做到相亲相爱,而且时间越长会越加亲近,甚至连走路,或者是做什么事情,都会脚跟着脚,一起走,共同干,携手并肩,恨不得整天都待在一起,形影不离。而其引申的意思是说,原配夫妻大多都能够做到心心相印,不分彼此,互相照应,恩爱有加,夫妇相随,同甘共苦。

在婚姻家庭生活中,事实也是大多如此的。尤其是在过去的农村里,以下田干农活为主,所以为了把农活干好,多收获粮食,常常是夫妻二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只要一个人吃完饭准备下地干活了,另一个人就会脚跟着脚,一齐出发了。夫妻同心,步调一致,且心有灵犀,配合默契。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大多如此,不用多说,就会知道应该一起做些什么事情。难怪人们常说,原配夫妻之间时间长久了,火热的爱情慢慢地就变成了亲近的亲情了。


原配夫妻如此,如果是半路夫妻,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了,有时还会差别很大。正如俗语所说“半路夫妻各顾各”,这就是说,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半路夫妻,多数是很难做到心灵相通一条心,配合默契齐努力的,夫妻之间大多会各自顾着各自的事情,特别是在情感世界、金钱利益、双方子女、双方老人等等方面,都大多会表现出某种自私自利来的。


众所周知,所谓“半路夫妻”,是指男子再娶或者是女子再嫁所结成的夫妻,即二婚、三婚等。人是高级情感类动物,不论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半路夫妻,两个人之间在感情的融合程度上,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干扰的,且主观和客观方面都会有。比如两个人都是离过婚的人,在感情上都遭受过挫折和失败,又重新组合成半路夫妻后,会比较被动地接受经验教训,这就很不利于敞开心扉。再如双方都有各自的孩子,有时候就难免会各自照顾自己的孩子多一点等等。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原配夫妻的优点优势都相对要比半路夫妻好得多。当然,其关键在于,原配夫妻之所以能够做到“脚跟脚”,是因为夫妻之间基本是同心同德的,即使有点矛盾冲突,也大多会理解和包容。而半路夫妻的“各顾各”,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重新组合婚姻家庭而带来的,思想意识上的“戒备”心理造成的,心中有包袱和负担,夫妻就不能一条心,相互防备,自然有时候就会表现为各顾各了。大家以为如何呢?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