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百科 > 正文内容

什么是灯笼树(黄山栾树属于什么类别植物)

福瑞号2022-11-28 09:48:09问答百科135
黄山栾树,俗称灯笼树、山膀胱等,又称全缘叶栾树,无患子科、栾树属植物,是复羽叶栾树的变种,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中部和南部,多被用作行道树和景观树种。
黄山栾树是落叶大乔木,无患子科,栾树属复羽叶栾树的变种。二回羽状复叶,小枝棕红色,密生皮孔,小叶7至9枚,全缘或有锯齿;大型圆锥花序顶生,小花金黄色,蒴果膨大,由膜状果皮结合而成灯笼状,橙红色,花期为每年7月至8月,果期为每年9月至10月
什么是灯笼树(黄山栾树属于什么类别植物)-图1
黄山栾适应性强,多做城市园林的行道树以及荒山的绿化树。它的硕果如粉红色灯笼,在微风的摇曳下哗哗作响,故又名摇钱树。
什么是灯笼树(黄山栾树属于什么类别植物)-图2
黄山栾树是栾树属单叶羽复叶的一个品种。所以经常可以看到金黄色的黄山栾叶如枫叶般飘落。它枝叶繁茂,叶子的颜色四季多变。
黄山栾介绍
什么是灯笼树(黄山栾树属于什么类别植物)-图3
黄山栾树因其适应性强、生长快、树形正直,还有夏末秋初的金黄色小花点缀,再加上更有特点的粉红色蒴果,所以经常可以看到它作为道路两旁的行道树,用以观赏以及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什么是灯笼树(黄山栾树属于什么类别植物)-图4
它入秋后粉红色的蒴果如同灯笼状,与金黄色的小花互相衬托各自的美丽,再配合微风摇曳,哗哗作响,所以很适合在家养殖。
什么是灯笼树(黄山栾树属于什么类别植物)-图5
且黄山栾对环境的适应性强,非常的耐贫瘠、耐干旱,所以非常的好养活不需要怎么地打理,所以在很多地方都有栽种。
黄山栾树的花期始于夏末秋初,为每年的7月至8月份,黄山栾开花时,繁盛的金黄色小花如同烟火般,等到入秋后,又与红色的蒴果相得益彰。黄山栾树经常作为城市的行道树,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还可以用来净化空气。
黄山栾树的花期为每年的7月至8月,果期为每年的9月至10月。它开金黄色的小花,点缀着整棵黄山栾树。若等到入秋后,便又与红色蒴果互相衬托各自的美丽。
黄山栾树黄色的小花有一点红色,像是花蕊一般。但黄山栾的特别之处还是它的蒴果,红色的如同灯笼,而且在微风的摇曳下还会哗哗作响。
什么是灯笼树(黄山栾树属于什么类别植物)-图6
花落后,即结绿色小果,椭球形,具三棱,慢慢变黄,再变红。早花果同挂枝,红黄相间,色彩鲜艳。等到秋天再深一点,满树红果,像一个个小灯笼一样挂在那里,所以有灯笼树的别称。又一次,树叶变黄脱落,成熟的果实有些脱落,有些可以固执地挂在枝头,度过整个冬天。黑灰色的果实挂在枝头,在寒风中,增添了冬天颓败的感觉。
黄山栾树可在不同季节观叶、观花、观果,极具观赏价值,在近些年的园林配植中,应用较为广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福瑞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furui.com.cn/6106.html

“什么是灯笼树(黄山栾树属于什么类别植物)” 的相关文章

蛇精病是什么意思(“精日”是什么意思)

蛇精病是什么意思(“精日”是什么意思)

1 第一次听说“精日”这个词,还以为它意指“蛇精病日本人”呢。百度之后,才知道原来是“精神日本人”的简称,即“精神上已经把自己视同日本人的中国人”。 你妈! “精日”原来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啊!不是“精通日本的中国人”而是“精神上把自己视同日本人的中国人”啊! 听起来怪怪的是不是? 明明是中国人,却...

纸老虎打一成语(闹元宵)

纸老虎打一成语(闹元宵)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这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吃元宵、猜灯谜、赏花灯是人们庆祝元宵节的主要传统民俗文娱活动。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以下灯谜,快来看看您能猜中...

全虫是什么(1.3亿吨餐厨垃圾中的蛋白带回食物链)

全虫是什么(1.3亿吨餐厨垃圾中的蛋白带回食物链)

据统计,每年全球损失或浪费的食物约占人类可消费食品的1/3,来源包括农作物生产、食品加工、畜牧养殖、零售消费等。我国每年产生约1.3亿吨餐厨垃圾,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3年我国厨余垃圾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000亿元。一些企业正尝试利用生物转化的技术,将餐厨垃圾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昆虫蛋白和脂...

反话是什么修辞手法(小学语文课文中出现的“反语”修辞手法的认识)

反话是什么修辞手法(小学语文课文中出现的“反语”修辞手法的认识)

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格叫反语,也叫“倒反”或“反话”。 反语的特点是:词语的词义表里不一,表面说一个意思,内里却表达另个意思,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耐人寻味。 1. 反语的基本类型 (1)讽刺反语 以正当反,正话反说,寓嘲讽于赞词之中。例如: 又一个人忍不住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