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百科 > 正文内容

梁中书是什么官(聊聊《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梁中书——其实背后大有深意)

福瑞号2022-11-29 18:18:09问答百科150
《红尘品水浒》系列第175篇
看过《忠义水浒传》的朋友们都知道,这部书从主线上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百二十回版),前七十回主要是说梁山好汉们攻州夺府,大败官军,笑傲江湖的,核心就是一个“义”字
而后五十回则是在宋江的带领下接受了朝廷招安,然后外抗辽国,北伐田虎,西征王庆,最后又和最强的对手江南方腊血战数十场,以牺牲近三分之二的惨重代价获得了胜利,报效国家的故事,核心是一个“忠”字
梁中书是什么官(聊聊《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梁中书——其实背后大有深意)-图1
这一忠一义,正好呼应了书名中的“忠义”二字,但是许多人都对后半部的情节无法接受,尤其是怪侠金圣叹,他索性把后面的五十回给截掉,再加上自己的批注见解,给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金圣叹版本”的《水浒传》出来。
这个版本主要就是反抗朝廷——或者说的直白一点,主要说的就是梁山好汉们“杀官造反”,所以在不少读者们看来满朝官员都是奸臣贪官,不仅无能而且贪婪,人人该杀。
梁中书是什么官(聊聊《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梁中书——其实背后大有深意)-图2
不否认这里面大部分都如四大奸臣蔡京童贯高俅杨戬一般贪婪无耻,但也有一些官员能力其实还是不错的——比如大名府的梁中书,由于那著名的“十万贯生辰纲”他承担了许多骂名,被说的一无是处。
今天红尘君就来为他说几句公道话——当然不是为他洗白,说他德才兼备,是堪比包青天的清官能吏,但也很有才能,起码比他老丈人蔡京表现要好得多。
大名重镇,中书侍郎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梁中书这个人,以及大名府这个地方。
大家都知道宋朝的地方行政编制大致上分为路,州,县这三个级别,其中州乃是最核心的存在,承上启下,所以才有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一条龙杆棒打下大宋朝四百座军州的说法,比如宋江被发配的江州,武二郎被发配的孟州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梁中书是什么官(聊聊《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梁中书——其实背后大有深意)-图3
而在这数百座州之中,只有最为重要的极少数才能“开府”,比如最为著名的天下第一府“开封府”,而排在第二的,恐怕就是作为陪都存在的大名府了。
大名府首次登场是在宋仁宗年间,有一次契丹准备大举南侵,名臣吕夷简就建议把有着“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势的北方重镇大名建为都城,改名为“北京”,以作为国家的陪都,宋仁宗接受了他的建议,而契丹被大名府的其实所慑,取消了这次进攻的计划。
梁中书是什么官(聊聊《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梁中书——其实背后大有深意)-图4
大名府也因此闻名天下,所以在《水浒传》中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
说完大名府再来说说梁中书,他的真名其实是梁世杰,这个“中书”其实指的是他的官职,因为按照宋朝的官制和习惯,这个职位应该被称为知府,知州,府尹或者相公,而中书其实乃是中央朝廷的官职“中书舍人”,品级为正二品,而梁中书是以这个官职兼任大名府知府这个“差遣官”的,故名梁中书。
这个意思就和高俅被称为太尉,童贯称为枢密,蔡京称为太师一样,如果他们也被“下放”到地方的话,同样也会带着原来这个官职,而非普通的府尹。
所以但从本身的官职和所处州府来看,梁中书就远比如江州的蔡九知府,青州的慕容知府等州官要高得多,也重要的多。
梁中书其实很有能力
说完官职和地方,我们再来聊聊梁中书的能力,和书中高俅童贯等人专权又无能不同,其实梁中书很有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识人才,重人才
作为一个领导,其实最重要的不是自己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而是要懂得识人用人,这一点宋江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梁中书在这方面表现也很好。
梁中书是什么官(聊聊《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梁中书——其实背后大有深意)-图5
这里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青面兽杨志,当时他被发配到大名府后,和他曾有过一面之识的梁中书并不因为此时他为厅上官,对方为阶下囚而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马上让手下替他开了枷锁,并打算重用他。
但是大名府人才济济,直接用个“贼配军”做军官显然许多人不服气,因此梁中书还特意为他聚集全军演武,好让杨志有亮相的机会,非常的替下属考虑。
接下来杨志也没辜负他的期望,先是弓箭比武各方面都完胜大名府军方“挑”出来的一位最强副牌军周瑾,然后又和最强的正牌军急先锋索超打了个平手,一战成名,被梁中书堂堂正正的封为了提辖。
梁中书道:“既然如此,你去厅后换了装束,好生披挂,教甲仗库随行官吏取应用军器给与,就叫牵我的战马借与杨志骑,小心在意,休觑得等闲。”
这个官儿其实并不大,但比起“贼配军”来说已经是天差地别了,更重要的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此外大名府还有大刀闻达,天王李成,急先锋索超等猛将也都和梁中书的重视人才分不开,而再对比高俅对王进,林冲,杨志等人的轻视和打压,在用人方面比起梁中书可谓天差地别
梁中书是什么官(聊聊《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梁中书——其实背后大有深意)-图6
第二:善于管理,能听意见
除了擅长识人用人之外,其实梁中书还是很能虚心接受属下意见的,而且在大名府的名声也不错,我们再来举两个例子。
两边街道扶老携幼,都看了欢喜。梁中书在马上问道:“你那百姓,欢喜为何?”众老人都跪了禀道:“老汉等生在北京,长在大名府,不曾见今日这等两个好汉将军比试。今日教场中看了这般敌手,如何不欢喜?”梁中书在马上听了大喜。
这是当时杨志和索超比武完后,大名府的百姓们看的高兴,就簇拥在周围欢呼,然后梁中书和他们的一段对话,可以看得出他还是十分亲民接地气的,而不是许多官员那种高高在上,生人勿近的样子,而且百姓们对他也还是很尊敬的,愿意和他交流沟通,这种情况在《水浒传》中很少出现。
梁中书是什么官(聊聊《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梁中书——其实背后大有深意)-图7
再说听取意见,当时杨志分析了这一路的险恶,就建议“轻装简行”来运送生辰纲,而梁中书并没有固执己见,而是虚心接受,同时还让三个心腹家人也都听从杨志的调遣。
梁中书道:“这个也容易,我叫他三个都听你提调便了。”杨志答道:“若是如此禀过,小人情愿便委领状。倘有疏失,甘当重罪。”梁中书大喜道:“我也不枉了抬举你,真个有见识!”
此外当时梁山攻打大名府的时候,梁中书也是听取了主管军事的闻达和李成的建议,让他们便宜从事,要知道宋朝的官职往往都是文官代武将,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高俅和童贯对于手下武将的轻视和一意孤行都是明证。
红尘说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知,梁中书本身就是高级京官出身,又坐镇陪都大名府,并不是普通的府尹可比;而且他善于识人才用人才,也比较亲民接地气,还能虚心接受属下的意见(尤其是武将),而不是强行外行领导内行。
梁中书是什么官(聊聊《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梁中书——其实背后大有深意)-图8
当然了,那十万贯生辰纲确实说明梁中书还是比较贪婪的,但是第一,当时官员的俸禄本就很高,比如著名的清官包拯包青天一年的全部收入加起来都有一万多贯(对宋朝收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面文章),其余官员更不用说。
从《水浒》中的吃吃喝喝,浅谈宋朝各阶层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第二,其实比起那些不作为甚至只做坏事的官员们来说,某种程度上百姓更加希望自己的父母官能为大家多做点实事和好事,哪怕他贪婪一点也比前者强。
所以,梁中书肯定不是那种两袖清风的清官,但总体来说也还是很有能力的,远比蔡京童贯高俅等官员强得多。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红尘若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福瑞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furui.com.cn/6640.html

“梁中书是什么官(聊聊《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梁中书——其实背后大有深意)” 的相关文章

什么是液体丝袜(液体丝袜火了)

什么是液体丝袜(液体丝袜火了)

各位小仙女们应该都知道前一段时间特别火的“液体丝袜”吧,就是一种丝袜喷雾,穿在身上就像隐形丝袜一样,并且还自带美颜功效。但是它这么好,为啥女生们还是喜欢穿传统的丝袜呢? 液体丝袜火了,可为啥女生还穿传统丝袜?肯定逃不过这3个原因 一、光滑触感更享受 丝袜顾名思义就是丝滑,很多妹纸对于穿着的舒适度...

远近光等交替是啥意思(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的目的是什么)

远近光等交替是啥意思(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的目的是什么)

虽然驾驶车辆的朋友很多,但有些朋友对灯光的使用并不是很了解。就拿来说吧,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交替使用这个灯光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咱们下面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交替使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他人在夜间更好地发现自己,以此起到警示的作用。此外,对于横向来车,交替使用远近灯光的作用更大。因为这样使用灯光,不仅可以让...

怎么查看定时说说(qq空间怎么发布定时说说)

怎么查看定时说说(qq空间怎么发布定时说说)

QQ空间可以发布我的心情动态之类的,但是有时候想好了内容,但是不想发布,需要在一定时间段的时候才发布,不知道怎么处理,下面我来说下qq空间怎么发布定时说说,qq空间定时说说怎么发。 打开自己电脑上面下载的QQ软件,点击打开软件,输入账户密码登录。 账户密码输入正确,成功登录之后,点击上面的QQ空间...

飞驰人生朱春娟什么梗(《飞驰人生》燃爆春节档)

飞驰人生朱春娟什么梗(《飞驰人生》燃爆春节档)

小编断更好久实在是对不住大家,春节期间在外地撸文不便,个中缘由一言难尽,感谢大家的包容与理解。小编今天正式回归啦!今天要讲的就是燃爆整个春节档的一部电影《飞驰人生》,由沈腾主演的韩寒作品。此片目前豆瓣评分7.1,预测分数将在7左右稳定保持到整个春节档彻底结束。大家都觉得这片很燃,除了主题是梦想与赛车...

带尤成语有哪些(以儆效尤的出处、释义、典故、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带尤成语有哪些(以儆效尤的出处、释义、典故、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以儆效尤,儆:告诫;警戒;效尤:效仿过错;学人家做坏事。用对某些坏人坏事的惩罚来警戒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出自: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二十一年》:“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近义词有:杀鸡儆猴、杀一儆百,反义词有:如法炮制,以儆效尤是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可作谓语;同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