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爆发时间是哪一年(辛亥革命爆发)
引言
1924年2月,马麒以检阅部队为名来到拉卜楞,同时命循化县县长同行,在拉卜楞审理藏民诉讼案件,以表示剥夺拉ト楞寺处理民事案件的权力。马麒还亲自审问黄位中被控案。黄位中拒不到案,马麒遂宣布:禁止嘉木样五世家属参与寺院事务;收缴枪支;不许拉卜楞寺僧众过问民政;罚拉卜楞寺银4万两,全寺僧徒每人捐献50两,以赔偿宁海军的损失。黄位中亦不示弱,退往甘南牧区,组织武装,成立反马司令部。双方在拉ト楞地区发生战争,损失都很惨重。
这次战争震动川、甘。四川省省长杨森、甘肃省省长陆洪涛均电请北洋政府设法制止,避免事态扩大。1925年10月,冯玉祥国民军向甘肃进军,北洋政府命冯玉祥处理此案,冯玉祥命国民军二师师长兼甘肃省省长刘郁芬就近解决。在刘郁芬的调解下,双方在1927年春达成协议:恢复嘉木样五世对拉ト楞寺的管辖权;宁海军撤回驻拉ト楞寺的部队;拉ト楞地区改隶兰州道,设立拉卜楞设治局。1928年3月,拉ト楞设治局升格为夏河县。

1929年青海建省时,夏河县划归甘肃省管辖。嘉木样五世返回拉ト樗寺后,政教大权逐渐为黄氏家族所掌握。嘉木样五世长兄罗桑泽旺,汉名黄正清,马仲英事变时,被任命为番民游击司令,红军北上时,为阻截红军,甘肃省又任命其为拉ト楞保安司令,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并选为国大代表,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次兄庆饶丹珠,汉名黄正本,任拉ト楞寺襄佐,甘肃省参议会议员,夏河县参议会议长。三兄阿旺将错,汉名黄正基,抗日战争时期慰劳前方将士归来后染病去世。
弟季美慈成朗吉,汉名黄正明,经九世班禅ト算为阿莽仓四世活佛、国大代表。叔父阿旺丹曾,汉名黄位吉,亦任拉卜楞寺襄佐。拉卜楞寺政教事务,均由黄氏父兄把持。黄正清之子黄文源招赘于河南前首旗亲王扎嘉才让,女儿嫁给美武世袭土官杨世杰为妻。嘉木样五世两个姐姐,也分别嫁给果洛康干、康撒二土官为妻,通过家族姻亲关系,结成一个集军、政、教权于一体的势力集团。
马氏军阀与拉卜楞寺黄氏家族的矛盾,虽因冯玉祥国民军的干预及青海省的建立而脱离直接接触,但双方斗争时起时伏,对拉卜楞寺扩张其政教势力的企图马氏军阀不能不随时提防。即以河南蒙旗为例,双方都利用一切手段对之施加影响。嘉木样五世坐床后,拉ト楞寺以贡唐活佛、宗哲为首的一派即反对黄位中等把持寺务,他们受到前首旗亲王贡噶环觉的支持。

1935年,贡噶环觉与嘉木样五世关系破裂,投奔马步芳。马步芳遂乘机在拉加寺设置同德县,任贡噶环觉为同德保安司令,以抵制拉卜楞寺对果洛及河南蒙旗的影响,拉卜楞寺亦不示弱,在贡噶环觉死去不久,黄正清之子黄文源即入赘为贡噶环觉之妹、新任前首旗女亲王扎喜才让之娜。马步芳为抵制拉卜楞寺对青海东部蒙、藏部落的影响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明争暗斗,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结束。
1882年7月15日,27岁的八世班禅圆寂。九世班禅仓珠嘉措、1883年正月十二日出生于前藏塔布地区噶厦村一个贫穷家庭。从小在外祖父家中长大。1888年正月十五日,在布达拉宫经过金瓶掣签的仪式,确认为九世班禅。当天在布达拉宫日光殿上,九世班禅拜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为师,取法名吉总罗桑曲吉尼玛格勒南结巴桑布。1892年正月初三在札什伦布寺举行坐床典礼。1902年4月15日由十三世达赖给九世班禅授了比丘戒。
19世纪八九十年代和20世纪初,西藏僧俗人民进行了两次英勇抗击英帝国主义军事侵略的战争。第一次是1888年,在哲蚌、色拉、甘丹三大寺和札什伦布寺的带领下,西藏僧俗军民在西藏与哲孟雄交界的隆吐地区抗击英帝国主义侵略军。第二次是1904年著名的江保卫战。在这两次战争中达赖和班禅双方抗击英帝国主义的立场都是一致的,两大集团之间也是团结的。英帝国主义侵略军在攻占了江孜之后,在荣赫鹏的率领下继续向北进军,于1904年8月3日占领了拉萨。

在英军占领拉萨前タ,十三世达赖被迫离开布达拉宫,经青海逃往外蒙。清政府不考虑十三世达頼一贯的抗英立场,在驻藏大臣有泰的弹劾下,错误地宣布革去达赖名号,面要班禅去拉萨“主持黄教,兼办交涉事务”。九世班禅认为在达赖离藏,并被革去名号之后,由他代行达赖的职权,只会影响西藏内部的团结,因而拒不受命。英帝国主义者也利用这一机会,强行邀班禅赴印,与英皇太子见面。这两件事都非班禅所愿,而是清政府和英帝国主义者强加在班禅身上的,但无疑给达赖和班禅以后的关系投下阴影。
1908年清政府“开复”了十三世达赖的“名号”,而且加封为“诚顺赞化西天大善自在佛”。1909年,清政府同意达赖返回西藏,8月2日,达赖到达藏北重镇纳曲,九世班禅从札什伦布寺赶到纳曲,欢迎达赖返藏。达赖于10月30日返回拉萨,11月1日举行了回宫仪式。达赖回到拉萨不久,即因入藏川军的骚乱而仓促于1910年正月初三携少数随从逃往印度。驻藏大臣联豫即行弹効,清政府又不分青红皂白,下令革除十三世达赖名号,并下令寻觅转世灵童。这种做法不仅在西藏,而且在内外蒙古、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的蒙藏群众中引起强烈反感。
清政府又令九世班禅到拉萨,让他“暂摄藏事”,班禅婉言谢绝,在拉萨停留了几个月后就返回札什伦布寺。这又进一步给达赖和班禅未来关系投下阴影。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拉萨的川军发生兵变,清政府在西藏的统治动摇,拉萨的秩序十分混乱。1912年藏历五月五日十三世达赖即从印度大吉岭启程返藏,十ニ月十六日到达拉萨。在此之前,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于1912年7月成立了蒙藏事务局,以内蒙古喀喇沁亲王贡桑诺尔布为总裁。

达赖即主动给贡桑诺尔布写了封信,派蒙古喇嘛罗布桑东珠尔送往北京,表示愿意与北洋政府共商安定西藏局势,维持佛教的办法,此信刊登在《东方杂志》1912年9卷5号上。袁世凯见信后,即于1912年10月28日下令恢复十三世达赖的名号,同时于次年也加封九世班禅“致忠阐化”名号。自从达赖由印度返回后,达赖与班禅的关系即开始恶化。前面提到,由于清政府的举措不当和英帝国主义者的挑拨,在达赖与班禅之间即播下不和的种子。尽管班禅一直是顾全大局的,但达赖对班禅已心存疑虑,决心要削弱班禅的势力。
1915年达赖在日喀则设立了基宗(相当于专区一级的行政机关),任命僧官罗桑团柱、俗官木霞二人为基宗,不仅管辖达赖在后藏的所有宗溪,而且也管辖班禅的四个宗(相当于县)和所有溪卡。向班禅所属群众征收军粮、税款和乌拉,特别是规定班禅辖区百姓承担全藏四分之一的军粮,这个数字在当时约合28万市斤,这超过了班禅辖区人民的承受能力,致使达赖和班禅的关系更趋紧张。
结语
1923年,达赖又下令将札什伦布寺几个负责官员投人监狱,迫使班禅在同年11月15日夜逃离札什伦布寺,穿过藏北无人区,艰苦跋涉了4个月零5天,オ到达甘肃的安西县。安西县长热情接待了班禅一行,并立即报告了甘肃督军陆洪涛和北京北洋政府大总统曹锟。北洋政府当即研究决定,按照乾隆接待六世班禅的规格,隆重接待九世班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