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业清是什么意思(高考志愿:高校录取规则“专业清”解读)
高考志愿专栏|《20节课学会填志愿》
在填报专业志愿时,有不少家长只看分数(位次),认为够分了就可以报,却忽略了高校的录取规则。今天,我们探讨“专业清”的录取规则,这种规则对高、中分考生报考有风险,对低分考生却是机会。

本章节我们一起探讨——“专业清”录取规则下,怎样报考才合理、安全?
一、“专业清”的录取规则
专业清,也叫“专业优先”,它是指在考生所填报的多个专业志愿间实行顺序志愿。下面以一个实例演示专业优先的录取规则:
某高校提档50名考生,按“专业清”的规则进行录取:

先处理全部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将考生按所报的第一专业分类,每个专业按计划数确定录取人数。如假设【经济学】只招1个人(考生1、考生2报考),那么考生1被录取,考生2的第一志愿没被录取。第一专业录取结束后,未被录取的考生参加第二志愿录取。考生2的【第二专业】(金融学)能不能录取呢?如果【金融学】在第一专业志愿时已经招满,就不会再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考生2继续错失机会。第二志愿录取结束后,未被录取的考生参加第三志愿的录取。同样,如果某些专业在第一、二志愿时已录满,就不会再录取第三志愿的考生。依此类推,直到完成全部6个专业志愿的录取。

二、“专业清”录取规则下的风险与机会
“专业清”录取规则下,高、中分考生报考难度比较大,对低分考生却有利。
高、中分考生第一志愿定位不准会比较吃亏;如果连续两、三个专业志愿都未被录取,就会更加被动。另一方面,大多数采用“专业清”的高校公布的录取数据中,只有最低分,却不公布每个专业是第几志愿录满,家长不要被每个专业的"最低分”所蒙蔽。
对于“专业清”录取规则的高校,个人给3点报考建议:
1.第一志愿要稳、稳、稳!
专业清的录取规则下,考生要稳妥为上,第一、二志愿不要冒进冲高,考生要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选择自己喜欢、且录取把握大的专业作为第一志愿,争取第一专业就被录取是最理想的结果。
2.不要将过多志愿扎堆在院校的优势、核心专业圈内
下图是玉林师范学院在广西2017年的录取数据,该校当年采用的“专业优先”的录取规则,学校官网不但公布了每个专业的最低分,还公布了每个专业在第几志愿招满。

玉林师范学院是一所普通二本院校,它的核心、优势专业在师范类。从近年数据来看,其核心专业(师范类)、及普遍热门的专业(经济类),都是第一志愿就录取满了。如果考生第三、四以后的专业志愿仍选择师范类,实则是浪费机会。
每所高校的优势、核心(及一些普遍热门)专业,往往都是报考比较扎堆的专业,在“专业清”的录取规则下,很可能在第一、二志愿就会录满。个人建议考生报考这类高校时,其核心及热门专业数量最多选2个即可,最迟第3个志愿开始要从次优专业中争抢机会,这样确保核心专业没有录取时,至少也能从非核心类中择到相对较好的专业。

3.“专业清”录取规则下,低分考生有钻空子的机会
“专业清”的规则下,由于较多考生第一、二志愿都会扎堆于核心、热门专业,次热门专业在第一、二志愿中很可能未不满,因此即使最低分进档的考生,也有录取到较好专业的机会。
如前面的例子,假设某个广西低分考生报考玉林师范学院,预估自己最多刚上投档线,但我只报1个甚至不报师范类专业,从第1、2个专业就从非师范类中选择,他完全有机会从非师范类中录取到相对较好的专业,根本不必担心会被调剂到最冷门专业。
这也给我们一种启发,如果是冲一冲的高校,“专业清”的规则最有利。别人第一、二志愿争最热门专业,你第一志愿钻空子抢先报次热门,这样保证你最低分却不用读最冷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