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郭闻
骨耜
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文化时期
长24厘米,下宽8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更多地会选择开始吃大米了呢?这还需要小朋友们一起和姜舢哥哥回到距今7000年前去一探究竟,这次走的也不远,我们要去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去看看。
河姆渡遗址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东北
在1973年,考古老师们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东北开始挖掘,这不挖是不知道,一挖吓一跳啊,在河姆渡遗址里发现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用具,有石斧头、石锛(石锛就是一种长方形形状用石头做成的大刀片,只有一面很锋利,加上个木棒用来砍树啊挖土啊什么的)除了石头材质的 ,还有很多骨头做的东西,比如骨头做成的针,骨头做成的锯条、骨头做的很锋利的箭头等等。这些啊在当时让众多的考古老师非常兴奋,但是更让大家开心的是:考古老师还在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稻谷遗存,关于我们国家的稻谷起源的问题啊,一直没有个准备的答案,到底起源在哪里呢?有些老师说起源于云南那边,有些老师说广东那边气候条件更适合,稻谷起源于华南那边,有的老师说长江中下游这里应该是稻谷起源地,另外黄河一带的小朋友们站起来说不服,应该是起源于黄河一带才对。不管起源在哪里啊,河姆渡发现的稻谷已经向世界证明了以前一直说我们的稻谷是从印度传到中国的说法是不对的,还有就是说黄河是唯一起源地的说法也不合适,所以河姆渡发现的稻谷是对我们以前吃什么,最早在哪里起源的提供了很好的例子呢!
知道稻谷的小知识后,很多小朋友不知道会不会有个疑问?这些稻谷都是野生稻谷吗?有可能是我们人工栽培的稻谷吗?这个问题问的特别好,各位小朋友,在我国古代流行着一种非常古老又浪费的“火耕法”。就是说以前人们在种地的时候,第一步不是翻整土地,而是先选择一块地方,把树枝树根马马虎虎的铺在表面,然后一把大火把树枝树根烧个精光,就在这些烧成灰烬的“肥料”上面播种,等待收成。这样的播种与收获一年两年还可以,时间长了可就不行了。由于不进行翻地,这种火耕地的方法是土壤的肥力减退的很快,不到三年就必需选择新的地方再重新火烧一遍了,太不方便了对吗?
大约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啊,生产力有了快速的提高,火耕法逐渐的被一种新式的“耜耕法”所取代,耜耕法第一会实行定期修养,让土地也得到一定时间的休息。还要对土地进行施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产量。还有就是开始翻地啦,翻地是为了能把上一年种的农作物根挖出来,怕影响了今年农作物根的生长,还有就是翻地会检查土壤水分啊养分啊,看看是不是适合继续种植。
问题又来了,翻地既然这么好,好处这么多,那,用什么翻地呢?很多小朋友说这还不简单,不用想就知道,姜舢哥哥扛着一把铁锹走到田地里,三下五除二的就把土地给翻好了呗。对啊 在今天这样的场景很容易看到,但是小朋友们,那是几千前以前啊,那时候哪有铁锹呢?哪有姜舢哥哥呢?那以前的人们耕地用什么呢?
看到题目了吗?他们耕地用“骨头”。啊?小朋友们肯定难以置信,没错。在河姆渡遗址发掘过程中啊,出土了许多石器、木器、骨器、陶器等等遗物、请大家看这张照片,照片上这件文物就叫做“骨耜”,骨耜是当时种植时用到的主要生产工具,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很多骨耜 , 标志着河姆渡的农业脱离了火耕法阶段进入了耙耕法耕作阶段 。
姜舢哥哥问过许多小朋友一个问题:请你猜一猜这个骨耜是骨头做的,那么,是什么动物的骨头呢?有些小朋友说是老虎、有些说是大象、有些说是小黄狗,上次我在博物馆里提问的时候,这个问题问出去,有一位小男孩从人群后面高高的举起手来,我说你来回答:他自信的大喊:是姜舢哥哥的骨头!嗯?? 顿时全场是哄堂大笑。各位小朋友,这个骨耜可不是我的骨头哦。
骨耜啊一般取材于大型鹿类的肩胛骨或者哺乳类动物的肩胛骨, 器形基本保留着肩胛骨的自然形态。肩胛骨是哪里?请你看图
各位小朋友,我再次申明一下,我只是给大家打个比方啊,这件文物也不是图中这位小朋友的肩胛骨啊。好的回到文物,文物上端关节部位,和顶端这一面,磨的很整齐 , 两侧稍微修整 , 中部磨出了一条纵向浅浅的凹槽 , 槽的下部两侧 , 凿有平行的长方形小孔 。 骨耜由于长期使用的缘故 , 显得通体光滑 , 成内弧形 ,凹槽和孔眼是为了使捆绑的木柄更加牢固而设计的 。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在凹槽内部绑上木棒,就俨然变成了今天种地的铁锹。所以,这件骨耜主要是用来挖土、除草、翻地的主要原始工具啦。
小朋友们,在河姆渡遗址里啊发现了很多骨耜呢,仅仅一层就发现了76件骨耜,都比较精致,但是大小不一,有大有小,所以我们推断有可能取自不同大小不同类型的动物。有这么多动物吗?到哪里找这么多肩胛骨呢?河姆渡先民之所以大量使用骨质生产工具 , 与当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 河姆渡这个地方背靠崇山峻岭的四明山区 , 这里是动物繁衍生息的好地方 , 这样的地理条件给河姆渡人提供了吃肉和御寒的许多有利条件 , 利用动物的骨头制作生产工具 , 不但在取材上为河姆渡人节省了人力、 物力和时间 , 而且使用起来轻便 , 减轻了劳动强度 , 比使用石质生产工具来得方便优越多啦。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古代的先民是不是特别聪明啊 ,姜舢哥哥好羡慕他们的聪慧,但是有些人不羡慕。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工具的进步,大家已经不能满足使用骨耜来翻地啊挖土啊等等,大家认为这太慢了,还要一下一下的翻地,腰都酸死了。那怎么办呢?用什么方法更方便?发明个什么工具更高效呢?哎,我们下一讲啊为你揭晓答案。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联合姜舢哥哥一起为大家带来的“晚安博物馆”音频,会在每周二和周五的晚上8点准时与你见面,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可千万不要错过哦,姜舢哥哥举着今天讲的这件文物——骨耜,祝你今夜好梦,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