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儿子是谁(46岁的苏轼为出生3天的儿子写下一诗)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苏轼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美食家。抛去他身上这些耀眼的光环,在他的家庭生活中,他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父亲,像其他父亲一样,爱着自己的儿子。

苏轼一生有四个儿子,长子苏迈,为原配王弗所生;次子苏迨,三子苏过,是继室王闰之所生;四子苏遁,为小妾王朝云所生。
虽然堪称文化界的奇才,但苏轼的一生都很坎坷,尤其在他陷入“乌台诗案”之后,更是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后半生。他被一贬再贬,从黄州到惠州到儋州。他曾经很无奈地写下这样的诗句,“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对儿子们的希望,也随着他的人生境况,而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曾经,他很是因为儿子的聪慧过人而骄傲。
在他的次子苏迨16岁时,和父亲去登州,途遇大风,苏迨写下了《淮口遇风》诗,苏东坡看了之后,赞不绝口,特意写下《迨作淮口遇见诗戏用其韵》,夸赞儿子,“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我的诗啊,就像一匹生病的马,只会哀鸣着吃草;我的儿子的诗才是一匹矫健的好马,打个响鼻儿都能让一群马倒下去……我儿子的诗,已经超过了孟郊和贾岛!

然而,随着人生的坎坷与磨难,苏轼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他46岁时,他的侍妾王朝云,又为他生下了第四个儿子苏遁。苏遁出生三天洗三儿的时候,苏轼却写下了一首截然不同的诗作:
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别人养孩子,都希望他聪明伶俐,可是我却被聪明误了一生啊!我只希望我这个孩子普普通通的,无灾无难地过一生。

苏轼在写下这首诗时,心中究竟有多少无奈?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象,此时的苏轼已经与当年夸赞儿子“有子真骥子,一喷群马倒”的苏轼,心态大不相同了。
他爱子之心没有变,但已经不再希望儿子太过聪明伶俐,而是希望儿子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却平平安安地过完一生。这是另一种父爱,一种令人感叹不已的父爱。
可惜,命运与苏轼再次开了个大玩笑,这个苏轼希望“无灾无难到公卿”的儿子苏遁,在不满周岁就夭折了。这对于苏轼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苏轼是一位伟大的文人,但他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父亲。他对儿子的希望的变化,与他一生的坎坷密不可分,但无论怎样变化,他都是一位爱子心切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