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郡守和郡尉哪个官大(古代太守是一郡的最高长官)
在我国古代,太守是个非常常见的官职,许多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都是从太守做起,逐渐成为搅动风云变幻的大人物。在我国古代,太守就是一郡的最高长官,手握军政大权。那么,太守到底相当于当今的什么官职呢?

在秦朝建立之前,商、周都采用分封制,将功臣、宗族子弟以及上古圣人之后分封在首都以外的其它地区,从而展现天子对诸侯们的表彰,诸侯们也能够帮助君王治理天下,他们用定期朝贡的方式来对共主表示尊敬。
但这一制度实行前期还算和谐,商朝末年,诸侯之一的西伯侯坐大,并暗中团结其它诸侯。最终,在武王姬发的带领下,一支庞大的讨伐军战胜纣王,建立了周朝。周朝也是类似的情况,随着诸侯们势力的强大,群雄割据的场面愈发显现。
东周建立后,周天子的权威进一步被削弱,历史进入了以诸侯们为主角的春秋战国时代。到后来,周天子成为了名义上的共主,其它国家完全不将周朝放在眼里。公元前256年,周朝为秦所灭,结束了长达八百余年的统治。

秦朝建立后,为了避免重蹈商、周被诸侯灭亡的覆辙,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郡县制。在中央朝廷以外,全天下的行政单位分为郡、县两级,郡的最高长官叫做郡守,县的最高长官叫做县令,他们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这一举措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根据《新华字典》的解释,郡守是“郡的长官,主一郡之政事。秦废封建设郡县,郡置守﹑丞﹑尉各一人。守治民,丞为佐。汉唐因之;宋以后郡改府,知府亦称郡守。”也就是说,在秦朝时,郡守主管该郡的政务,负责管理治下的人民。
与此同时,秦朝设置了郡丞和郡尉。郡丞辅佐郡守进行政事的处理,而郡尉则掌管军事、治安和刑狱。郡守于郡尉互不干预和隶属,但郡守是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辖,所以其权力自然是大于郡丞、郡尉,尽管郡守平时对郡中军事干预较少,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兵权。
这样看来,秦朝的郡守掌管着一郡的民事政务,以及一定的军事。而因为秦时只有两级行政区划,不像今天,有着省、市、县三级,所以笔者按照秦时郡的行政范围和等级,以及直属于中央王朝的性质认为,秦朝时的郡应该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直辖市,而郡守就是直辖市的市长。

到了汉朝,天下有了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汉景帝时,群守更名为太守,而汉武帝时期,天下被划分为十三州,每州都设置州刺史,而郡则成为了州的下属机构。这一时期,郡由州来管辖,所以太守就大致等同于今天的普通市长。
南北朝时期,州的数量增加,导致了郡的行政范围缩小。隋朝时,郡被取消,太守也就渐渐消失,被刺史、知府所代替,这之后,太守只是偶尔作为刺史、知府等地方官的别称被提起和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