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的会字多少画(极共)
极共7画。极(拼音:jí)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极和它的繁体原是音义都不同的两个字,繁体极始见于秦代篆书,形声兼会意字,从木亟声,亟兼表义。本义指房屋的正梁,又叫脊檩,是最高处的檩。“极”由此有最高处的意义。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部】 极(简) ·康熙笔画:8,部外笔画:4
《唐韵》其辄切。《集韵》极叶切,音笈。《说文》:驴上负也。《篇海》:为木版跨驴背以负物者。
又《广韵》巨业切,音跲。极插也。
【辰集中】【木部】 极·康熙笔画:13,部外笔画:9
《唐韵》渠力切。《集韵》《韵会》竭忆切。《正韵》竭戟切,并禁入声。《说文》:栋也。徐曰:极者屋脊之栋,今人谓高及甚为极,义出于此。
又天地未分以前曰太极。《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注: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也。
又皇极,大中也。《书·洪范》:皇建其有极。疏:人君为民之主,大自立其有中之道。
又北辰曰北极,老人星曰南极。《书·舜典》正义引王蕃《浑天说》曰: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三十六度,而嵩高正当天之中极。
又三极,三才也。《易·系辞》:三极之道。疏:谓天、地、人三才,至极之道也。
又《尔雅·释地》:东至于泰远,西至于邠国,南至于濮鈆,北至于祝栗,谓之四极。
又五极,五常之中正也。《书·吕刑》:属于五极,咸中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