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怎么读音是什么(52.字源识字——橐、囊、砣、坨、铊)


橐(拟音tuó)是由束的省形“”、幂的省形“冖”(冖是幂的初文)、石、木四个字会意而成。束“”指示捆扎口袋;幂“冖”指示覆盖储藏;石是古代粮食的计量单位,一石为十斗;木指示木斗,也是粮食的计量单位,一斗约三十市斤;四字合体会意为盛粮食的大麻袋。一橐盛粮一石约十斗。读音来源于向麻袋中倾倒粮食的“唾唾”声音。橐的本义为盛粮食的大麻袋。可引申为1. 口袋,负书担橐。口袋的一种,两端不封口,可以根据要装物品的多少来决定,物品多了就可以作大的口袋,少了可以作小的口袋,装好物品后两端再行封口,当中留一空挡,方便牲畜载驼,古时候在晋西一代广泛应用,方便骡马、骆驼载物。卸载物品后收将起来是个不占领地方小的袋子。

囊(泥瓤切)是由束的省形“”、幂的省形“冖”、瓤的省形“”结合而成的字。束“”可捆扎的口袋;幂“冖”表示覆盖包藏;瓤“”指瓜瓤,这里表示口袋里装的东西象瓜瓤样松软。借泥(ní)瓤(ráng)二字的切音(ní+ráng),来说明囊中之物象泥和瓜瓤样柔软而不动,易取。囊的本义为易于取出东西的口袋,如探囊取物。囊空如洗、囊括(全部包括)。可引申为像口袋的东西,如胆囊、胶囊、囊肿等。[辨]小而无底者曰橐;大而有底者曰囊。
砣、坨、铊

砣(橐tuó)是由石和蛇的省形“它”组合而成的字。石指示用石头凿制成的;“它”指蛇吞食动物后,腹部膨胀象橐[tuó],象麻袋中装满粮食;合意指用石头做成的圆柱形石。读音借“橐”声,指示其形状。如秤砣(图1)后来秤砣采用金属铸成,造“铊”和“砣”通用,如秤不离砣 、秤砣虽小压千斤;碾砣(图2)即碾磙子;打磨玉器的砂轮,称“砣子; 用砣子打磨玉器。

坨(橐tuó)是由土和蛇的省形“它”组合而成的字。土指示成分为土块;“它”也是指蛇吞噬动物后,腹部膨胀成圆柱形似囊橐;坨的本义就是堆成圆形的土块。可引申为,1. 成块或成堆的,如泥坨子,年糕坨儿。2. 露天盐堆,如坨盐。3.指地块即地理上的“块”,南北都用,如沙坨、“哪一坨”或“哪坨”。

铊(砣tuó、它tā、矢shǐ)是由金和蛇的省形“它”组合造字。铊由砣演变而来,最早秤砣用石头制造,后来用金属铸成,砣的石字旁就改为金属旁,指示秤砣的砣改为金属铸造,砣就和铊通用了,读音和砣相同;十八世纪初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那些国学大师们在翻译金属元素Tl时,考虑Tl对人体的高毒性,就借用铊字,读音不用砣声,而借“它”声,它指示蛇,蛇有毒,来标注这种有剧毒的金属元素;铊还有个读音“矢shǐ”,是取蛇的形状做参照,来描述一种蛇形短矛,借“矢”音,表示可以投掷,铊读“矢”来说明铊是种古代的蛇形短矛。对多音字来说,借音不同意义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