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中皂罗袍的翻译及原文介绍
牡丹亭中皂罗袍的翻译及原文解析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经典剧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其中,皂罗袍是剧中女主角杜丽娘的服装,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皂罗袍的翻译及原文解析。
一、皂罗袍的翻译
皂罗袍的翻译有很多种,常见的有黑罗袍、黑缎袍、黑绸袍、黑丝袍等。皂罗是一种质地较为薄透的丝织品,具有一定的光泽度。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皂罗是唐代的一种名贵丝织品,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通用的绸缎品种。在《牡丹亭》中,皂罗袍象征着杜丽娘典雅的身份和品质,因此被描述为黑色的。
二、皂罗袍的原文解析
《牡丹亭》中关于皂罗袍的描写主要集中在第二本第三折中,其中为经典的一句是“绿鬟乱拢,红衫半解,一袭皂罗,半卸胸前。”这句话描绘了杜丽娘在牡丹亭中的容貌和服饰,其中的皂罗袍是引人注目的一部分。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句话中的几个关键词
1. 绿鬟
“鬟”是古代女子的发饰,一般是一束束的发辫或发髻。这里的“绿鬟”指的是杜丽娘头上的发饰呈绿色。
2. 红衫
“衫”是指上衣,这里的“红衫”指的是杜丽娘穿的上衣颜色为红色。
3. 皂罗
前文已经介绍了皂罗的含义,这里再强调一下,皂罗袍是杜丽娘身上引人注目的服饰之一,体现了她的典雅。
4. 半卸胸前
“半卸”指的是衣服只系了一半,露出了一部分胸前的肌肤。这里的描写体现了杜丽娘的妩媚和性感。
综上所述,皂罗袍是《牡丹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象征物,它不仅体现了杜丽娘的典雅,还表现了她的妩媚和性感。这是汤显祖巧妙运用服饰来体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一个例子,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经典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