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之死的真正原因(作为卓越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古代论说客,大概可能最知名的就是苏秦和张仪了,这对师兄弟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搅动战国七雄,让各个国王言听计从,张仪是魏国贵族之后,苏秦是洛阳人,早年都在鬼谷子门前学习。

学成之后游说各国国王,都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丞相。足以说明旗鼓相当,但是组合苏秦被车裂,张仪也死的凄凉。
战国时代,因为苏秦组织的合纵计划,导致秦国15年不敢出函谷关。秦惠文上任以后,为了粉碎合作计划,采用了张仪的连横计划,然后任用张仪为丞相,派遣他前往东方六国,拆散合纵计划,张仪出色的完成的任务,并且骗取各个国王屈身事秦。

但是呢,秦国没有真心想和各国平等相处的心,他们只是想拆散六国合作,然后蚕食六国。所以呢,没多久六国都醒悟,但是没有觉得秦王欺负他们,反而认为是张仪欺骗他们,于是对她恨之入骨。
这一点,受伤害最深的楚王最有发言权,不够在张仪的忽悠下又赦免了他,所以终秦惠王一世,张仪都混得非常好,高官厚禄,各国都惧怕他,作为秦王面前的红人,秦国有很多人也惧怕他。

一朝天子一朝臣,等秦惠王死后,继任的秦武王喜欢大力士,不喜欢搬弄是非的说客,正好很多惧怕张仪的人这时候吹耳旁风给秦武王,张仪知道之后,就弃官而逃,无处可去的他只好回家,跑到魏国。
在之前,苏秦利用计策让张仪担任秦国相国,后改为丞相,随后张仪给秦惠王出计,他偷偷的回到魏国,担任魏国的相国,这样张仪可以报答秦惠王,一个劲的打算让魏王臣事秦国,但是魏王不肯,当时担任魏国丞相的他暗中配合秦国。

为了迫使魏国屈服,于是让秦国攻打魏国,和秦军暗通曲款,导致秦军攻占很多魏国的城池,这时候张仪又委屈巴巴的替魏王打主意,让他们和秦国将和,被打怕的魏王只好请张仪担任中间人调停,随后订立盟约之后张仪兴高采烈的回到秦国担任丞相。

也就是说这个魏国人从会做事开始一直都在帮秦国算计自己祖国,结果到头来连秦国人都憎恨他,没地方去的他只好回国,回国的时候还不忘给秦国出主意,他担任魏国相国,其他诸侯都会因为憎恨他而攻打魏国。
作为曾经风靡天下的人物,回到魏国之后,魏王对他又恨又怕,恨他当初带路削弱魏国,怕他还和秦国窜通一气继续坑魏国,碍于秦国面子又不得不让他担任相国,幸好,这时候张仪已经老弱不堪,病入膏肓。

回国的第二年,张仪就病死于魏国。听到张仪的死讯,其他国家的国王都送了一口气,觉得这世上可少了一个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