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师》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的代表作,这部半自传体长篇小说,发表于1983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外国出版,后来又被法国拍成电影,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多个奖项。
一说到母亲,我们通常会用"伟大"、"博爱"、"无私"等词汇来形容,母亲爱孩子,这仿佛无可质疑,但是不幸的是,其实很多伤害往往也来自母亲。影片讲述了女主人公艾莉嘉在母亲极端变态的钳制下,心灵被扭曲和情爱被变异的痛苦历程。
这部作品用血淋淋的现实告诉我们,母爱有时候会杀人,对所有为人父母者,都有深刻的警示作用。下面我将
首先用心理学经典著作《母爱的羁绊》的相关理论来剖析人物的心理;然后从影片中揭示的三层人物关系入手,层层深入来解读本片的内涵;最后用心理学的科学方法,指导被母爱所伤的人,正确地自我疗愈。
1、用经典心理著作,剖析影片中现实版“母爱的羁绊”
《母爱的羁绊》是近两年大热的心理学书籍,专门描述"自恋型母亲与其女儿"之间复杂的亲密关系。作者找到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考察母女关系中复杂的心理状态,读来平实温暖却又发人深省。
书名译为“母爱的羁绊”,非常精准形象,母爱不是只会为我们带来滋养,有时它是我们成长的羁绊。
爱来自父母,令人悲哀的是,伤害也往往来自父母,而这爱与伤害,总会被孩子继承下来。对女儿而言,母亲的影响最大,母亲的不当教养方式,很可能导致女儿一生的成长困境。
我们今天要讲的电影,就是现实版“母爱的羁绊”,影片中女儿的种种隐秘且扭曲的心理,都跟母亲密不透风且专制的爱,脱不了干系。
下面我将用书中相关理论,来深度解读该影片,来看看扭曲的母爱是如何一步步将人摧毁的。
不过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不论书还是电影,我们探讨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讨伐母亲和将责任甩锅,我们之所以深究,是想要看清创伤的来处,是为了疗愈创伤,也是为了以后尽量少造成创伤。
下面我们将运用书中理论,深度解析影片中层层递进的三层关系。
2、第一层关系:病态共生的母女,相爱相杀的绝望
艾莉嘉是维也纳的一位40岁的钢琴教授,音乐修养很高,她可以理解音乐大师们音符中的细腻情感。
现实生活中,她却是一个待人冷漠,性格扭曲之人,有着许多令人不齿的行为习惯。她会无情地羞辱自己的学生,她会设套伤害自己的弟子,她傲慢地鄙视所有不如自己的人,她靠租色情光碟、偷窥别人偷情来释放欲望,她甚至会经常用刀片来割伤自己来满足压抑的内心……
她为什么会有如此极端的两面?这要从她的妈妈说起。
母亲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结婚20年后生下艾莉嘉,艾莉嘉的父亲患有精神病,后来被送进精神病院。在这个家庭中,父亲是缺位的,而父母双方有一方缺位,孩子往往就会承担这部分责任。
在潜意识中,艾莉嘉要绝对忠于母亲,因为母亲的一生已经很凄惨,自己需要承担部分父亲的角色,来无条件满足和忠诚于母亲。而母亲也将所有的情感、关注全部倾注到唯一的女儿身上,给予她的是高压、强权的母爱。
母亲给艾莉嘉设计好了人生道路——成为世界级钢琴家,全方位监管她。
在《母爱的羁绊》一书中将这类母亲称为“自恋型母亲”,她们在情感上过度的贫乏和强烈的自我关注,使得她们无法为女儿提供无条件的爱和情感支持。母女之间的互动多有以下特征:
1、你发现自己常常想得到爱、注意和赞许,却从来没法取悦母亲2、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事情让你感觉如何3、妈妈会嫉妒你4、妈妈并不支持你进行健康的自我表达,尤其当这些表达和她自己的需要相冲突,或威胁到她的时候5、在家里,所有的事都围着母亲转6、你的母亲没有同情心7、你母亲没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8、母亲爱挑毛病,指责别人9、你妈妈把你当朋友,而不是女儿对待10、你在妈妈面前没有界限,没有隐私影片中艾莉嘉的母亲,完全符合这些特征:
如果艾莉嘉未在规定时间回到家,母亲就会坐立不安,或者大发雷霆,甚至会在她回来后打骂她。
晚上艾莉嘉需要与母亲同床而眠,必须把手放在被子下面,入睡前,艾莉嘉需要目前汇报当天的经历和想法,目前会就艾莉嘉一些“错误”的想法进行纠正。
艾莉嘉不能穿时装,买回来的时装,母亲会被强行撕破,并把艾莉嘉狠狠地训斥一通。;周末艾莉嘉需要与母亲共度,艾莉嘉不能有自己的安排。
母亲的密不透风的监控,到了疯狂的地步。
艾莉嘉当然有反抗的时候,艾莉嘉会咒骂母亲是卑鄙的坏蛋,母亲会在冲突的关键时刻提到自己心脏不好,艾莉嘉很快就会为自己针对母亲所做的行为感到后悔做出让步。
《母爱的羁绊》中,将自恋母亲分为了三大类:事必躬亲型、心不在焉型和这两种类型的混合型。
很明显艾莉嘉的母亲属于混合型,一方面她事必躬亲,又像仆人一样,耐心地服侍着艾莉嘉的饮食起居;另一方面,她对女儿的感受和需求完全不在意,像一位独裁者,给艾莉嘉的生活制定了条条框框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
这种相爱相杀的关系,维持了几十年。
心理学上用“完全共生”来形容这种状态,共生意味着项目依赖,完全共生意味着两个人完全依赖于彼此,谁缺了对方都不能活。
小说里面写道:
“只有死亡,才能把她们两人分开。”
但是这种共生是以孩子屈从于母亲的意志为代价,是以扼杀孩子自由人格为代价,而这也是艾莉嘉后面一系列悲剧的根源。
3、第二层关系:变态畸形的情欲,不良模式的传承
《母爱的羁绊》中讲到,自恋型母亲养育大的女儿通常会有以下特征:
低自我价值感、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她们会最终成长为两类人:自我破坏型和高成就型。
自我破坏型的女儿,会自暴自弃,既然自己不配被爱,于是她们做出更多自我放弃的行为,来应对自己的悲伤和无力感,而这往往会导致更差的现实结果,来进一步验证她们内心的负面信念。高成就型的女儿,看似走向了一条相反的路,她们刻苦、努力,最终也获得了很高的成就,外人看来她的人生很成功,但是其实她们的内心却备受煎熬。她们努力的动力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即便别人认可了,她却依然无法消除内心根深蒂固的观念:自己是不配的,是不值得的。这两类孩子看似成长路径、人生成就完全不同,但是其内心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自我价值感是很低的。
影片中的艾莉嘉,不幸全中,是自我破坏型和高成就型的综合体。
虽然她获得较高的事业成就,但是却无法消除内心的负面信念,母亲的强权和控制,让她有着极低的自我价值感;同时内心有着深深的愤怒,这种愤怒无法朝向母亲,因为每一次朝向母亲,母亲就会以心脏不好来实施情感勒索,她只能将愤怒投射到自己身上,她会对自己做出种种破坏型行为。
她的欲望是畸形和扭曲的,她会用刀片将自己割得鲜血淋漓来释放被压抑的欲望;她会偷窥别人偷情;会嗅着残留了别人液体的卫生纸,观看色情光碟。因为母亲希望她做圣女,她就要将清心寡欲的一面彻底毁灭,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议,用毁掉自己的方式来报复母亲。
甘华德的闯入,打破了艾莉嘉平静且压抑的生活,但是艾莉嘉用一封写满她隐秘欲望的信,彻底吓退了这个年轻人,信中是各种重口味的被虐幻想,她希望甘华德能暴力对待她,在母亲的隔壁房间,即便妈妈知道,妈妈也无能为力,这仍是一份毁灭自己、报复母亲的冲动。
当甘华德退却后,艾莉嘉迅速从高高在上的神坛跌落,卑微且低贱地哀求甘华德的回归,最终甘华德用暴力羞辱且强暴了她之后,迅速退回到自己原本的生活。
被自恋母亲养大的女儿,根本没有爱人的能力,跟她的母亲一样,母女两代都是爱无能,因为她们未曾体被爱滋养,所以她们的一生都在用爱,满足自己的缺失。
不良模式会代代传承,艾莉嘉在这段感情的最开始像母亲对待她一样,强权霸道;在得不到之后懦弱卑微,内在那个真实的她已经被母亲养残,从未真正长大。
睹甘华德全身而退的艾莉嘉,只能将刀刺向自己的肩膀,继续回到压抑痛苦的轮回中,共生关系已经根深蒂固,救赎已经变得无比艰难,那刺向自己的一刀透露出深不见底的绝望。
人们内心的创伤,不会因为养儿育女就自动疗愈,反而会因为他们带着创伤抚育孩子,而将创伤传递给子女,将悲惨的命运轮回下去,直到某代子女觉醒,通过学习疗愈,这段轮回才能被打破。
4、第三层关系:意识与潜意识、生能量与死能量的博弈
武志红曾经指出,自恋、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三大动力。
人越是远离这三个东西,就越是死气沉沉,没有了生命力。而那些能直接展现自恋、性和攻击性这三种能量的人,他们容易有争议,但也容易有热情、创造力、魅力等生命力的各种表现。
在艾莉嘉的悲剧中,生能力和死能量一直在不停博弈。
一方面她有着正常的欲望,她有着性欲望,她对母亲有着攻击性,这些生能量是她灵魂还未彻底死亡的象征;但是另一方面,死能量在一直深深钳制着她,她无法发泄正常的性欲望,她不能展示对母亲的攻击,她只能将这一切深深压抑在心底,投射成自我厌恶和自我攻击,最终自我毁灭。
而这份生能量与死能量,对应的也是精神分析中的意识和潜意识,那些潜意识中的人性欲望,被内心的牢笼紧紧捆住,压抑在潜意识中,最终能在相互撕扯中,走向灭亡。
而在艾莉嘉的个人悲剧中,罪魁祸首是那个宣传以她为中心,深深爱着她的母亲。吃人的母爱,比魔鬼都恐怖。
5、挣脱羁绊心灵的母爱,给你几个心理学建议
母慈子孝是我们传统伦理的核心,质疑母爱仿佛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不正面母亲带给我们的伤害,就很难治愈内心的创伤。
但是同时,正如我们开篇所提到的,我们讨论这个话题,不是为了讨伐母亲,而是为了正视创伤来处,为了悲剧不再发生。
如果你正被“伤人的母爱”所羁绊,结合《母爱的羁绊》中的相关内容,我给你几个心理学建议:
★ 1)接纳自己的痛苦,向外界求助,给自己表达负面情绪的权利
心理学上有句话:看见即疗愈。勇敢接受这个事实:我有一个不完美的母亲,
面对问题,我们会迷茫痛苦,但当知道了问题在哪,解决路径是什么,痛苦就会大大减轻。
《母爱的羁绊》中,作者给出了三个步骤:
① 弄明白母亲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你身上的;② 理解并解决妈妈和其他人的嫉妒;③ 消除内化的负面观念。妈妈可能这辈子都无法满足你,她给你造成的创伤可能今生都不会主动帮你修复,你要陷在这个泥沼中不出来吗?多数自恋的人,缺乏提供有效、真诚的爱和同情的能力,你要认识并接受这一点。
放下对母亲的期待,接纳自己的痛苦,给予自己表达负面情绪的权利。
这个康复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梳理回顾的过程,期间一定会体验到很多痛苦,有愤怒有不甘,还会有对母亲的内疚。
当你觉得自己承受不了,勇于向外界求助,允许自己痛苦,你可以写日记,可以唱歌、可以运动,一点点疏解这种痛苦,然后最终放下这种痛苦。
★ 2)从母亲身边独立出来,给自己一个独立的空间。
武志红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长要经历三次分离,其中一次重要的分离就是与母亲的心理分离。但是在自恋母亲的家庭里,多是这一次分离没有做好。
在《母爱的羁绊》中作者建议要从母亲身边独立出来,从给自己一个独立的空间开始。
从现在开始你要给自己建立界限感,你可以和母亲临时隔离,告诉她你最近有事情需要处理,希望她不要打扰你,等你处理完你会再来看她。
不要去讨好妈妈,不要去期待妈妈的改变,当自己跟妈妈的意见不符时,坚持自己独立思考。
★ 3)改变错误认知,不从亲密关系中寻求补偿
妈妈带给你的伤害和创伤,别人没有义务帮你疗愈,你在妈妈那未被满足的期待,投射到别人身上同样会以失败告终。
很多人从原生家庭中受到创伤,会从自己的小家庭中寻求补偿,自己的伴侣或者下一代往往会成为牺牲品,这样的做法只会牺牲掉自己新的亲密关系,得不偿失,还容易让创伤代际遗传。
在自己身上找幸福不容易,从别人身上找幸福就更难,创伤的疗愈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 4)正确养育下一代,终结代际创伤
《母爱的羁绊》中作者讲到了她的一位咨询者曾经说过的话:
我一直在祈祷,希望我攒的钱是给孩子上大学用,而不是付他们的心理治疗费。
每位受原生家庭所困的人,都应该明白,创伤是很可能会代际传承的,如果你不自我觉醒、自我疗愈,这个轮回的链条就不会被打破。
如果你有一位书中所说的自恋型母亲,那么请一定要努力进行自我疗愈,在内心成长出坚定的力量,让家庭的消极影响从你这一辈消除,不再传给下一代。
结语:
《钢琴教师》绝望而压抑 ,但是现实生活中被母爱所羁绊的灵魂,并不是完全没有自救的可能。
一切都要从迈出第一步开始,或许艰难,但是值得!
【原创文章,盗版必究。作者Tina,浙大新闻学硕士,多年媒体记者经验,心理咨询师。如果喜欢,欢迎点赞并关注,持续输出心理学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视角帮你解读生活、看透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