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分析(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日产量1.9亿片)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日产量1.9亿片
为有效应对退烧类药品市场紧缺,多地政府正在协调退烧药免费向居民发放,缓解一药难求的局面。同时,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的在产制剂企业在逐步释放产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表示,解决正常用药是当前医疗物资保供的重中之重。针对前期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品需求短期集中的情况,工信部立即动员全系统和相关的原料、制剂生产企业,迅速部署,压实责任,紧抓快干,增产扩能,全力保障这两类重点解热镇痛药的生产供应。目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两类解热镇痛药的产能产量大幅度提高。目前日产能已经达到了2.02亿片,产量达到了1.9亿片,与12月初相比翻了超4倍。
随着疫情防控的全面放开,全国感染人数直线上升,一度掀起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药的“抢购潮”。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冠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及常用药参考,依据发热、咽干咽痛、咳嗽咳痰等七种症状列出了常用药物,其中对乙酰氨基酚作为针对发热症状的药物被列入其中。
常用的退烧药物主要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布洛芬。2021年,中国的布洛芬原料药需求量是1724吨,中国两家头部企业的产能达1.15万吨,1吨布洛芬原料药约可生产333多万粒常见规格的布洛芬制剂;再看对乙酰氨基酚,中国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的产量,占全球总量的60%。
对乙酰氨基酚片市场分析
对乙酰氨基酚片俗称扑热息痛,是一种退烧镇痛类药物。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中,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被列为发热常用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是全球主要的解热镇痛药物之一,目前是全球市场销量最大的解热镇痛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我国现已成为全世界对乙酰氨基酚的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除用于医药领域,对乙酰氨基酚还在染料生产、医用X光底片的显影剂和橡胶制品的防老化剂等众多领域得到应用。
我国对乙酰氨基酚的主要生产商包括安丘市鲁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冀衡药业、常熟华港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康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对氨基苯酚是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物的重要中间体,自 2020 年新冠疫情流行以来需求持续旺盛,2020 年开工率达到 91.3%,创多年来最好水平。
分析机构指出,全球尤其是亚洲等国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的发展,仍然是对氨基苯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未来将保持持续增长。我国对氨基苯酚成本优势明显,最近几年出口量快速上升。随着国内下游需求的快速释放及出口的增长,产业链公司望受益。
扑热息痛是全球市场销量最大的解热镇痛药。虽然国际市场上镇痛药有10多个品种,但扑痛销量约占全部镇痛药的7~8成左右。美国是最大的扑热息痛市场,每年消耗4.9万~5.2万吨扑痛原料药;其次是欧洲用量4.84万吨。
作为仿制药大国,中国与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扑痛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对乙酰氨基酚总产能已突破10万吨,实际产量在8万吨,占全球的总产量一半以上。印度的产量则占24%,但呈上升趋势。
与布洛芬不同的是,扑热息痛的上游还没有真正的龙头企业。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日召开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格保质量专题新闻发布会。据中国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中国已经上市的退热、止咳、抗菌、抗病毒等四类药品共有194种,涉及批准文号约9000多个。据2021年企业年度报告数据,布洛芬的有效文号共446个,其中2021年在产104个;对乙酰氨基酚的有效文号共986个,其中2021年在产111个。在有关部门协调支持下,目前,这两个品种的在产制剂企业都在逐步释放产能。
据统计,国内现在一天要消耗4亿片布洛芬。当前京东、美团买药平台发现部分药店均显示暂停营业,部分2-4天可送达商家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连花清瘟等药品均显示缺货状态,同类感冒发烧类药物如维C银翘片、川贝清肺糖浆也陷入抢购状态。
退烧镇痛类药物销量暴涨带动下,上游相关原料药及中间体的需求望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