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文时代是中国的什么时候(日本绳文时代土偶特征)
绳文时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是日本石器时代后期,国际学术界公认,绳文时代始于公元前12000年,于公元前300年正式结束,日本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

日本绳文时代以土器最为著名,而土偶更是名声在外。绳文时代的土偶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精巧。这种土偶的产生与当时人们恶劣的生活环境不无关系,它主要被用于信仰和祭祀活动,以保佑绳文人免受自然灾害的侵害。
土偶文化的特
绳文时代晚期遮光器土偶

土偶的制作是绳文时代的特征之一,据研究,早期的土偶身大、四肢小,制作古拙,且并未对五官加以琢磨,至中期才出现有较多不同种类的土偶。土偶的制作至晚期臻于成熟,从原本简单的筒形土偶走向有两脚、呈直立站姿者,纹饰、五官也日渐丰富,其中最受关注者为遮光器土偶。此类土偶常高逾30厘米,尺寸之大为过去土偶所无法比拟,手脚处以薄陶片拼接而成,身躯呈中空,因而也经常被称做“中空土偶”。同时,因头部常有类似王冠的装饰,故也称之为“王冠土偶”,多数则称其为“遮光器土偶”,得名自土偶面部双眼处戴着犹如护目镜的遮光器。
土偶文化产生原因

日本列岛位于台风侵袭的范围内、同时又是地壳活动频繁之处,台风、地震等不可测的天灾势必不断地威胁到绳文人的生活,绳文人也因此产生了相应的信仰及祭祀活动,土偶的制作即为其一。当时的人们在没有科学知识的情况下,对自然灾害抱持着巨大的恐惧,这样的恐惧只能在信仰上寻求慰藉。绳文人可能藉由制作土偶当作祭品,以祈求上天庇佑。而遮光器土偶多为不完整的原因,有可能是被当作“替身”承揽病痛灾害。同时,对于生命延续的渴望让绳文人对于女性所代表的繁殖力极为尊崇,土偶也才经常见有强调女性特征的情况。这些反映出女性生产力的土偶们,也有可能是被当成象征丰饶、生命等意涵的女神而制作。
考古发掘表明,这一时期遗迹特别多,文化遗址遍及全国。这是一个使用绳文式陶器的时代。包括绳文人的生活、制造磨制石器的技术、陶器的使用、狩猎采集经济的发展、定居的形成等内容。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