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有哪些(我国十大资源枯竭型城市)
自2008年开始,我国开始将那些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急需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业城市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矿产储藏量开采已达到70%以上);在2008年到2012年的4年时间内,共有69个县市区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其中地级城市26个。今天,红叶选取了这26个地级市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10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看看它们最近10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是怎样的?

一、泸州保持快速发展,抚顺经济负增长
过去十年,是我国十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期,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这些城市的经济产业逐渐向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转移升级。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业占比急剧下降,这些城市的经济增速自然也就放缓,进入低速发展期。而2011年至2021年的10年时间内,我国GDP的名义增速是142%,下面我们来看看最近十年十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

过去十年,十大资源枯竭型城市中9个城市的经济为正增长,其中经济增速最高的是四川省泸州市,10年GDP名义增速高达167%;食品饮料产业支撑着泸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它远远超过了全国经济的平均增速,也是十大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唯一一个超过全国平均增速的城市。而经济增速超过100%,但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的城市有安徽淮北、湖北黄石和安徽铜陵,新兴制造业在它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经济增速在100%以下,远低于全国经济平均增速,处于低速发展的城市则有6个之多,它们分别是广东韶关、陕西铜川、江西萍乡、河南焦作、山东枣庄和辽宁抚顺等资源枯竭型城市。在6个低速发展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中,焦作、枣庄和抚顺10年的经济增速不足50%,其中抚顺的经济甚至出现了负增长,GDP从10年前的1113亿下滑至870亿。抚顺是一个以钢铁冶炼等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城市,这些年经济结构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优化,目前依旧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泥泞中。
二、铜陵转型力度最大,淮北第三产业发展最快
资源枯竭型城市曾经都是我国的老工业城市,它们的第二产业占比普遍都非常高,普遍都在60%以上,工业在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以及传统重工业的衰落,资源枯竭型城市进入产业转型升级期。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就是向现代化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转移升级,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第二产业占比下降,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的现象。

过去十年,十大资源枯竭型城市中,10个城市的第二产业占比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第二产业占比下降超过20%的城市共有4个,分别是铜陵、淮北、铜川和萍乡等4个城市,其中铜陵下降25.2%,转型升级力度最大的城市。这4个地级市中,铜陵以钢铁冶炼等传统重工业为主,淮北、铜川和淮北都是以煤炭开发为主,当年也是因为钢铁、煤炭能源等工业而成立地级市的,工业在经济中占据着主导作用,因此转型压力也是最大的。

而第二产业占比下降最少的3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是韶关、泸州和黄石,它们第二产业占比下降都在15%以内。韶关是广东的老工业城市,经济总量曾经位列十大城市行列,因此产业转型升级较早,最近十年处于稳定发展中,第二产业占比仅下降6.5%。泸州曾经的主导产业机械制造,后来开始向食品饮料转型,因此工业占比下降幅度并不大;黄石是以钢铁冶炼为主的传统重工业,而黄石的产业是在对固有产业淘汰升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兴制造业,总的工业占比下降幅度同样不大。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在高度工业化以后,城市的经济会逐渐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升级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从而减少能耗、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发展质量,所以第三产业的提升也是反映产业转移升级的指标之一。在十大资源枯竭型城市中,第三产业占比上升最近的城市有淮北、铜川、铜陵和萍乡,它们第三产业占比均上升了20%以上;而第三产业上升较低的韶关、抚顺、泸州、黄石和枣庄,韶关、枣庄进入低欲望发展期,抚顺各方面发展指标均处于下降中,泸州和黄石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
三、铜陵人口暴增80%,4市人口负增长
上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十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它们近十年的人口变化,看看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下。它们的人口流量又出现了怎么的变化?过去十年,十大资源枯竭型城市中5个城市的常住人口为正增长,分别是铜陵、枣庄、黄石、泸州和韶关,其中铜陵从2011年的72万人口暴增至130万,人口增量高达58万,增速为80%。

但同时,也有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常住人口呈现净流出状态,常住人口为负增长,这4个城市分布是抚顺、淮北、铜川和萍乡。位于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城市抚顺,过去十年时间内,常住人口减少了47万,下降幅度为21.36%;而淮北、铜川和萍乡等3个能源型城市,随着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被关停,就业机会减少,常住人口都出现了外流。

最后,我们综合十大资源枯竭型城市过去十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泸州、黄石和铜陵等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较好,经济发展状态良好。枣庄和焦作等北方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产业转型升级效果不明显。而东北地区的抚顺,经济出现负增长,人口严重外流,城市正在“鹤岗化”,已经进入了收缩型城市行列中。